虹橋“機場+”激發現代服務業新業態發展極
依托虹橋機場,催生、培育現代服務業的各種新業態,正在成為上海多地地方政府為“十三五”設定的重要發展路徑,這是不久前舉行的上海閔行、長寧等多個城區人代會上傳出的信息。除了商務辦公和商業等人們最習以為常的服務產業,虹橋機場已逐漸成為諸多現代服務業新業態的發展極;民航對現代服務業創新驅動、對城市整體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與重視。
東虹橋打造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
位于虹橋機場東側的上海市長寧區多年來依托“機場+”,已經發展起了全國首批、外資密集的成熟商務區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而現在,長寧區又提出,還要把目光聚焦在民航產業本身的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計劃在“十三五”期間高起點規劃建設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進一步加大航空服務業企業的引進力度,支持以航空租賃、飛機維修、航空要素交易、公務機等為代表的高端航空衍生產業在此集聚。
當地政府還表示,與產業發展相呼應,要統籌推進虹橋東區脫胎換骨式改造,促進空港與城市的深度融合發展;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要提升綜合服務水平,構建公共服務平臺,完善交通、綠化、餐飲、休閑、文化等配套服務設施。
作為對地方政府關于航空服務業所寄托厚望最直接的注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年間,當地航空服務業增速已經同比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朝陽產業的活力盡顯無遺。
高端醫療成虹橋臨空經濟新寵
在臨近虹橋機場的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一片面向全國、輻射亞太乃至全球的醫學服務集聚區已初露雛形,年內就將開始迎客。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定位于以現代化高端醫療服務產業為核心的國際醫學園區,規劃總面積約100公頃,一期約40公頃;一改以政府為主的投資模式,通過市場手段吸引國內外知名的醫療服務項目落戶。
來自業內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當地以及從上海輻射全國的現有和潛在高端醫療市場,規�?蛇_到每年約300億元,此外,發達國家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樂于選擇到醫療水平足以比肩、費用則相對低廉的新興經濟體高端醫療機構診療,已成為全球范圍的一大趨勢。和這些產業背景相對應,通達全國乃至亞太的航線網絡,以及高鐵車站對于交通便利的進一步補充,使虹橋機場周邊成為特別適合吸引國內外高端醫療用戶的區域。
來自當地上海市閔行區政府的消息顯示,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的醫技中心和能源中心已完成主體建設,其中醫技中心將于今年年內投入試運營;這一與傳統大醫院自建醫技設備迥異的方式,旨在減少醫學園區的重復建設,以共享方式為入駐醫療機構提供全方位的醫技與配套服務。
與此同時,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已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兒科醫院、長海醫院、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美國HCA醫療集團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和企業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綜合性醫院和�?漆t院項目入駐園區,吸引投資總額約70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臺商悅心健康集團的“臺灣名醫館”便有望在國際醫學中心開出。
“機場+”文化產業漸成氣候
2014年法國里昂燈光節獲獎作品《風之精靈》、著名藝術家丁乙先生特別創作的燈光作品《順時而動》……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11件頂尖燈光藝術作品云集與虹橋機場T2毗鄰的虹橋天地,全球三大燈光藝術活動之一、每年吸引300萬游客的里昂燈光節,第一次將其展示活動帶入中國,引得大批觀眾紛至沓來,甚至作為抵達上海的第一站或是離開前的最后一站節目。“機場+”文化產業的獨特魅力,在虹橋小試牛刀,便廣獲好評。
幾乎與此同時,來自意大利羅馬李奧納多·達芬奇博物館的“天才達芬奇”世界巡展,也在虹橋天地演藝中心開出,再度吸引了大量觀眾,其中便不乏在航班出港前或到港后,借虹橋地利將之納入行程的民航旅客。
也正是看到了機場對于文化產業、對于吸引文化游游客的獨特撬動作用,上海市閔行區區政府更已經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提升其位于虹橋機場西側的南虹橋地區生態配套功能和國際化水平,使之成為上海西部的文化中心;發展創意設計、媒體、休閑娛樂服務、藝術展演等文化創意產業,打造表演藝術集聚區。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