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高端臨空產業項目落戶廣州空港經濟區
正在擴建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2航站樓。肖雄 攝
23日上午,作為2016年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的重頭戲之一,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推介暨項目簽約會成果豐碩,綠地集團、民生電商、圓通速遞、渤海租賃、寶能集團、幸福航空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與廣州空港經濟區簽訂合作協議,涉及空港跨境電商、飛機維修、航空物流等高端臨空產業的13個項目將落戶該經濟區。
廣州副市長蔡朝林在推介會上表示,圍繞“人、貨、機”三大核心要素,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蘊涵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希望國內外臨空產業的領軍企業抓住機遇,在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實現共享、共建、共贏”。
航企加快布局廣州市場
“推進的效率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東方航空廣東分公司一名高管人員興奮地說。東航近日透露將在廣州設立廣東分公司,并選擇落戶在白云國際機場所在地白云區。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將于5月正式掛牌,起步運營3-5架飛機,十三五期間規劃達到30架。
東航搶灘廣州正是時候。任積東說,從去年的經營來看,東航包括上航在廣州的市場份額已穩居第二位,但一直是以營銷中心的模式來支撐運營及服務保障,“現在進入廣州,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南航一直以廣州為主基地,南航副總任積東表示,他們在穗運力已從2008年的57架增加至去年的180架,而在航空網絡建設方面,南航通過廣州樞紐連接全球的通航點達141個。“國際通航點有44個,其中,大洋洲6個、歐洲6個、北美4個、亞洲28個,基本滿足了廣州對外開放的航運需求。”任積東說,下一步,南航將大力推進廣州航空產業基地的建設。
不僅是東航、南航這樣的“巨無霸”瞄準廣州發力,九元航空、華南商務航空這樣的新型航企也加快了布局力度。九元航空總裁紀廣平告訴記者,進入廣州兩年來,九元目前已運營7架飛機,開通了廣州至哈爾濱、南京等重要城市的航線。華南商務航空主營商務飛機托管業務,盡管才新成立,但今年內有望托管8架飛機。
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將白云國際機場作為樞紐港的同時,對于機場綜合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克儉在會上坦言,白云機場航空樞紐建設工作與香港、新加坡等國際標桿機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主要面臨著空域資源不足、地面綜合交通建設滯后、運營保障能力跟不上樞紐發展需要等問題,但相信在未來會得到逐步緩解與解決。
張克儉透露,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近日已獲得國家民航局批準,高峰小時容量由65架次提升到71架次,這意味著機場每天至少新增90個航班,增量將用于打造高品質國際航線。預計到2018年底,T2航站樓建成使用之后,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600萬人次。
多個重大產業項目落戶
白云國際機場正成為客貨流的國際中轉站。在機場國際1號貨站里,有一款澳洲巖石龍蝦產品,但它只是廣州“匆匆的過客”。該產品目前還未進入中國市場,但在從澳洲銷往越南的過程中,卻選擇在廣州“暫住”數日。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黃斌介紹,澳洲直飛越南的航班少、航程時間長,不利于產品保鮮,而廣州成為了澳洲前往東南亞地區的中轉樞紐站的最佳選址。
圓通速遞昨日與廣州空港區簽訂合作協議,預計將其航空轉運樞紐、速遞分撥中心、電商物流產業園、冷鏈物流供應等四大業務落戶廣州,預計投資規劃為10億-20億元。同時,中國航油集團計劃在白云區建立南方總部基地,拓展航油保障供應、航油采購電商、通用航空商務服務等業務。
事實上,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國際1號貨站、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南方航空、省機場集團……近年來,一系列重大臨空產業項目已經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落地開花。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孫秀清表示,廣州白云機場的國際航運樞紐港定位,讓經濟區依托“空側”優勢,逐步形成了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運營總部、跨境電商等產業集聚效應。目前,近1000家企業在白云機場綜保區內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商品備案數超10萬種。
產業發展迅猛的背后,是產業配套服務環境的大幅提升。孫秀清介紹,國家航空經濟示范區申報、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紅線調整等工作已進入國家部委層面。通過調整提升空港規劃,空港經濟區的發展前景豁然開朗。
“無論是對旅客和貨運,高效口岸通關環境是一座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蔡朝林昨日表示,今年起,廣州市政府將每年拿出2億元,用于口岸環境的建設。
機場海關副關長江列平介紹,“進出口航材24小時隨到隨辦”“冷鏈物流先入區、后報關”“17條國際航線中轉貨物一站式流轉”等創新管理制度和監管手段會不斷推出,海關將全力支持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