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沈法工業走廊”擎起縣域經濟脊梁
“我們基地剛剛被國家民航總局確定為東北地區第一個通用航空ADS-B安全運行試點。”10月2日上午,在坐落于法庫財湖東側的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航站樓上,沈陽法庫通航產業基地常務副主任王大為說。
沈陽法庫通航產業基地和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遼河經濟區、東湖新城、孟家綠色食品開發區分布在203國道和沈康高速公路兩側,一起構成了全長50公里的沈(陽)法(庫)工業走廊。“沈法工業走廊的形成,使法庫縣域經濟發展風生水起,成為推動法庫加快建設沈陽北部新興產業基地、區域中心市場和現代田園城市‘三大目標’的重要力量。”法庫縣縣長陳佳標說。
綻放在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的“中國瓷谷”享譽國內外。“中國瓷谷”現已累計引進陶瓷及相關配套企業186家,中國陶瓷谷商貿物流園、蘇泊爾衛浴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開工建設各類生產線近500條,帶動就業近7萬人。法庫陶瓷產業集群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大的領軍型陶瓷生產、研發、銷售基地,全國五大陶瓷產地之一,是遼寧省惟一的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連續兩屆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的成功舉辦,使中國首家低空空域航空服務站試點和財湖機場走進了世界的視野。在這片總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的區域里,國家民航總局確定了東北地區第一個通用航空ADS-B安全運行試點,通飛泰克納姆、億家飛機運營、通航簡十、鐵鷹航空俱樂部等一批產業項目成功落戶;航空培訓學校、世界頂級教練機生產、無人機研發等高端項目紛至沓來。法庫已經搶占了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正在加快建設通用航空產業新城,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威奇塔”。
作為承接沈陽及周邊地區產業轉移“橋頭堡”的遼河經濟區,目前已落戶企業80余家,總投資12億元,產值達30億元,安排就業2000余人。同時,正蓉電氣、海盛節能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正在快速建設中。以新型建材、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為主導的遼河經濟區,正在成為沈法工業走廊上的一顆新明珠。
東湖新城——一座現代田園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新城基礎設施投資逾25億元,高標準居民小區、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時代廣場、陶瓷學院、東湖中學城等民生項目落地;營口港法庫陸港、中國東北商品交易中心、中國東北糧食大市場、北方種子農資大市場等現代服務業飛速發展;白鶴樓、遼代風情小鎮、文化府院等遼代風格人文景觀韻味獨特。
如今,法庫縣正在以英雄輝山乳制品加工為龍頭,依托孟家綠色食品開發區的產業基礎,打造休閑食品產業集群。六必居醬菜東北基地、康福集團萬畝有機蔬菜等項目進展順利,輝山金皇后奶粉、鑫金肉牛屠宰加工、沈陽山山偉業山楂系列風味食品、天行健休閑食品、民生有機食品等重大項目運行良好。“目前,園區內正規劃建設綠色休閑食品產業集群、農業生物科技產業集群、基酒產業集群三個百億產業集群。”陳佳標介紹。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