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國“大飛機”項目進展受阻
外電稱,中國國內制造的最大飛機也許要到2020年后才能開始投入使用,這樣的推遲使波音公司(Boeing Co.)和空中客車公司(Airbus S.A.S.)等主要競爭對手獲得率先推出升級產品的時間。
據路透社10月3日報道,將與空中客車A320和波音737競爭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簡稱“中國商飛”)的C919原定于2014年首飛,但當地媒體稱,首飛延遲到2015年,這使最初交貨的時間延遲到2017或2018年。
中國商飛的官員表示,現在有了新的時間表,但拒絕提供詳細情況。這家國有企業及其西方供應商的消息人士說,中國商飛眼下還在努力應對這個復雜的項目。
報道稱,中國急于研發出一種成功的商用飛機以證明自己能與歐美競爭,并幫助徹底轉變本國經濟,使之擁有航空航天工業一類的高技術產業。但是,這樣的愿望因為經驗不足、缺少本地航空航天設計人才和工程人才,以及缺乏掌握相應技術的本土公司而受阻。
航空航天業高管和中國商飛的競爭者估計,中國商飛終將威脅空客與波音兩家壟斷的局面:C919將參與150-200座單通道機型的競爭——這種機型占全球商用客機的64%。
報道指出,但是,延期意味著C919將在改進升級的A320neo和波音737MAX進入市場幾年后才出臺。C919可能售價較低,但空客和波音飛機的高燃效和低維護費將使它們運營費用較為低廉。
一個就職于某西方供應公司、定期與中國商飛高管會晤的人說:“C919在技術上不如A320和波音737先進,但這不是中國眼下的目標。中國希望學習如何生產安全可靠的飛機,從長遠角度提高競爭力。中國正在從空客上世紀70年代與波音的競爭中汲取經驗。”
中國商飛副總經理羅榮懷說,C919計劃可能遭遇“挫折”,他還指出,空客、波音和龐巴迪等經驗豐富的公司最近推出新機型時都有延遲。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上,有人問到C919的時間表和延遲的原因,羅榮懷說:“我們有內部計劃,但現在宣布還為時過早。”“我們希望供應商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技術,這導致了一定的延期。我們使用了新技術。就這一點而言,現在很難說是否會有阻礙。”
據報道,中國商飛已經接到購買380架C919的訂單,大多來自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支持的中國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
熟悉中國商飛戰略的人士稱,該公司有意在研發階段謹慎行事,以便讓C919通過嚴格的國際測試并達到檢驗標準。
這些人說,該公司正在與多家西方航空供應商合作,包括發動機制造商CFM、霍尼韋爾、聯合技術公司的分支古德里奇等。
這些供應商正在發來相應的零部件,安裝在C919“鐵鳥”上:鐵鳥指的是在地面的試驗臺架,用來檢測系統和飛行控制,在研發早期查明異常。這些測試2014年結束后,C919服役的時間表將會更為明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