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未來飛機起飛時將彈射到空中

今日,全球領先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將在位于四川廣漢的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舉行“空中客車的未來構想——智慧飛行”校園宣講。這是空客首次在校園發布其面向未來的“智慧飛行”概念。屆時將有來自空客公司總部、空客中國公司、四川航空和民航飛行學院的400多人參與其中,分別代表了民航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飛機設計和制造、飛機運營及民航人才培養。
昨(17)日,天府早報記者提前專訪空客公司傳播戰略與戰略項目副總裁普航,普航表示,“智慧飛行”的概念,旨在超越飛機設計本身,將目光投向包括地面和空中在內的更高效運營。“智慧飛行”突破了司空見慣的界線,著眼于突破性的創新理念,以實現節省時間、減少延誤并降低排放的目的。據介紹,“智慧飛行”是空中客車公司面向未來航空業的“空中客車的未來構想”項目的最新部分,向人們展示2050年及更遠的未來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藍圖。“智慧飛行”不僅僅著眼于飛機本身,還將關注點拓展到了如何在地面和空中更加高效地運行飛機,以此實現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起飛借“輔助器”將飛機彈射到天空
“未來的飛機,重量更輕。”普航說,在未來的設想中,起飛輔助器可將飛機彈射到空中。這樣,飛機起飛所需跑道更短,并能更快地達到巡航高度,從而實現“持續環保爬升”。這些飛機將能夠自主地選擇最高效的航路,而不必像目前這樣,航路受到各種限制,繞來繞去。“飛機可以在空中結隊飛行,形成鳥群一樣的機群,以減少阻力,提高燃油效率,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排放。”普航做了一個飛行的姿勢:“降落時,飛機可以極其精確地優化自己的著陸位置,可以關掉發動機,靠慣性像滑翔機一樣順暢地降落到機場。”
“而機場也將捕獲飛機著陸時產生的動能,用來為滑行飛機的機載系統提供動力,也可以為地面的起飛輔助彈射系統和自主牽引車提供動力,這些車輛已經做好準備,等待將飛機牽引至航站樓,清空跑道,讓乘客能夠更快地離機。”普航說,將來可以利用在本地就近采購的可持續替代燃料,為未來的飛機和基礎設施提供動力。
盡管有些概念依舊是工程師的夢想,普航表示,空客公司已啟動替代燃料的開發和使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開始制定支持計劃,以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空客公司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人能夠分享航空旅行所帶來的便利;一個聯系更緊密的世界也將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世界;通過對技術和人才進行適當的組合,再加上適當的投資、支持與合作,我們將讓這一切變為現實。
四川市場看好四川民航及飛機制造業
業界普遍認為,空域緊張、機場擁堵和飛行員緊缺是制約航空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對于快速發展的中國民航來說,情況更加緊迫。今年9月,空客與中國民航局空管局在北京啟動了“空中客車——中國民航關于加強空中交通管理新技術實施戰略合作”項目。項目包括: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機場協同決策(A-CDM)、成都機場容量評估和實施RN-PAR接儀表著陸系統(ILS)和首都機場儀表著陸系統性能提升等。
“四川航空擁有中國最大的全空客機隊(81架),成都飛機制造集團目前也承擔了A350飛機的整流罩等工作,無論是民機制造還是民航飛行,四川都是我們重點合作的區域。”普航說,根據空客的預計,到2031年,中國將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場,中國國內航空運輸周轉量將占據全球總周轉量的10.4%,到2015年,中國民航年旅客運輸量將從2010年的2.68億人次增長到4.5億人次,年均增長11%,基本能夠達到中國年均出行次數達到1次,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未來的中國民航市場應是眾飛機制造廠商的必爭之地。“未來空客的競爭對手不僅是波音,還有龐巴迪、巴西航空和中國商飛,未來的市場是多元化和欣欣向榮的。”普航說。
空客“智慧飛行”五大理念
理念1 起飛時持續“環保爬升”
未來飛機將由起飛輔助器加速彈射到空中。這種輔助系統使用可再生能源作動力,支持飛機在機場起飛時采用大角度爬升,最大程度降低噪音。
這種方法還能夠縮短飛機起飛時需要的跑道長度,進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用地,減緩由于超大城市出現等原因帶來的空間壓力。
理念2 “高速航路”上自由及編隊飛行
高度智能化的未來飛機將具備 “自我組織”能力,自行挑選最高效和環保的航路,最大程度地利用當前的氣象和大氣條件“自由飛行”。
當飛機在繁忙航線上巡航時,還可以像鳥群一樣編隊飛行,從而減小飛行阻力,節省燃料,提高飛行效率。
理念3 低噪音自由滑翔著陸
未來飛機在飛抵機場時,可以采用自由滑翔的方式著陸,在進近過程中,發動機處于待機狀態,有效降低飛機著陸時產生的排放和噪音。可以盡早減小飛機著陸速度,著陸時滑行的距離也就得以縮短,跑道長度得以減小。
理念4 地面運營排放降低
飛機在著陸時發動機可以更早關閉,跑道可以更快地被騰空,地面運營所產生的排放也降低。
更先進的技術可以精確優化飛機的著陸位置,一輛由再生能源提供動力的拖車會在那里等候,幫助飛機更快脫離跑道。
理念5 替代燃料驅動未來飛機
利用可持續的生物燃料和其他替代能源(比如電力、氫、太陽能等)勢在必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修飛機 也要“大小通吃”
- 下一篇: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亮相本屆通航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