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租賃或成自貿區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貿區的政策才初露端倪,但從市場表現來看,已經對國內航空租賃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多個以航空租賃為主業的金融租賃公司落戶自貿區。
專家表示,航空租賃是自貿區最大受益者之一。但在我國航空租賃市場中,外資公司一直占據壟斷地位,我國企業對自貿區寄予厚望,期冀借助自貿區內的優惠政策扭轉這一頹勢。不過這還取決于政策細則以及執行力度。
航空租賃領銜自貿區內融資租賃產業
自貿區方案中提到,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并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
具體開放措施,一是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二是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稅收方面,方案將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對試驗區內注冊的國內租賃公司或租賃公司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從境外購買空載重量在25噸以上并租賃給國內航空公司使用的飛機,享受相關進口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
雖然自貿區的政策才剛剛初露端倪,但從市場中的一系列表現來看,自貿區已經對國內航空租賃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9月29日,自貿區掛牌并宣布了首批36個代表項目,交銀金融租賃公司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專業子公司位列其中。交銀金融租賃董事長、總裁陳敏說,在子公司成立后,我們計劃依托自貿區將其打造成離岸機構,把新增的涉及境外業務及外匯的航空航運租賃業務放入子公司內運營。
10月3日,就在總體方案公布半個月后,工商銀行子公司工銀金融租賃與馬來西亞亞洲航空簽署10億美元飛機融資合作備忘錄。其中,與亞航合作的項目計劃通過上海自貿區完成,有望成為上海自貿區成立后的首筆飛機租賃業務。
日前,招銀金融租賃總裁郭光近日也表示,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中,涉及融資租賃政策超預期,招銀租賃也已經申報設立租賃子公司。
外資壟斷國內航空租賃市場國內企業寄望自貿區
專家認為,中國航空市場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對任何一家航空租賃公司來說都是發展壯大的契機。
波音公司(Boeing Co.)的預測顯示,到2026年,中國的航空公司將需要約2880架新飛機,這些新飛機總價值約為2800億美元,而租賃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新增支線飛機290架、單通道飛機1840架、雙通道飛機660架,Boeing747等大型干線飛機90架。屆時中國民航機隊規模將達到3900架,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潛在市場。
但要指出,盡管我國飛機租賃市場2005年以來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獨立開展飛機租賃業務的企業從總體上看仍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
中信證券航空業分析師蘇寶亮指出,一方面,國內飛機租賃公司普遍起步較晚,目前我國飛機租賃市場基本由外國飛機租賃公司壟斷,截至2012年中國市場國外租賃公司比例達到66%。這直接增加了國內租賃公司和航空公司引進飛機的成本,通常國內租賃公司的飛機出租成本平均高于國外租賃公司20%以上。
另一方面,國內飛機租賃公司得到的法律、稅收方面的政策支持較少,缺乏系統的法律規定和政策指引。國內飛機租賃公司缺乏金融資本和相關產業資本支持,業界合作剛剛起步,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市場秩序。
陳敏表示,我國機船租賃,尤其是涉及境外業務及外匯業務方面目前還存在諸多政策上的束縛。譬如,在現有的政策環境下,國內金融租賃公司尚不能直接在境外設立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公司),只能通過作為項目安排人,間接實施跨境租賃項目,導致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分割,境外業務和租賃資產無法直接進行管理。
第二,機船租賃業務的國際化發展,需要在國際市場上尋找客戶和進行大量外匯融資,目前國內金融租賃公司無法直接從境外融資,外匯資金來源渠道較為單一,融資成本也較高,一定程度上導致國內金融租賃公司無法與境外同業進行業務競爭。在海關、稅收、法律等方面,也都存在著制度瓶頸,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融租賃公司機船租賃國際業務的發展。
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因素,國內航空租賃企業對自貿區寄予厚望,期冀能夠通過自貿區這一試驗田,突破現有的政策束縛,提升國內航空租賃企業的競爭力,盡早在航空租賃的巨大市場中多分一杯羹,改變市場一直為外資壟斷的現狀。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家成對記者表示,自貿區實行的國際通行的“境內關外”政策,在區內免除海關通常監管,將視同于境外SPV平臺功能,加上自貿區今后可能實行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海關、外管等配套政策,將能夠極大地提升國內金融租賃公司在航空、航運租賃業務上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機船租賃國際業務在自貿區制度框架內的持續快速發展。
航空租賃是自貿區最大受益者之一
未來開放力度有待細則出臺
李家成認為,航空租賃業是自貿區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長期以來,困擾國內航空租賃業發展的問題在此次自貿區政策中均有針對性的體現。
稅負方面,過去,國內經營飛機租賃業務需繳納25%的所得稅、5%的營業稅、17%的進口增值稅、5%的關稅、0.1%的印花稅等。如果航空公司要從境外租賃飛機,還需要以租金為基礎繳納6%的預提所得稅。面對這些稅負,租賃公司只能將其作為購置成本均攤進租金,這使得國內租賃公司的報價高出國外租賃公司約10%-20%。
所幸,在此次整體方案中,明確將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并且,對符合條件的飛機進口給予相關進口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將對進一步優化航空租賃行業稅負、降低交易成本起到積極作用。
外匯安排方面,自貿區整體方案中有關人民幣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將進一步促進航空租賃行業資金的跨境融通,更為將來航空租賃公司在境外發行債券等融資工具提供了便利。
恒信金融租賃CEO、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委員會會長李思明對記者表示,自貿區目前對融資租賃行業的開放措施正在與國際接軌,作為一個用錢生錢的行業,融資的便捷性非常關鍵,這還有待區內利率和匯率兩方面的改革力度,以及針對融資租賃行業的細則。
業內人士建議,未來在自貿區內,經營性租賃能夠像融資租賃一樣,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在中國普遍采用直線法固定資產折舊下,允許飛機采用加速折舊,以解決企業成本支出和收入配比問題。與此同時,建立自貿區內SPV公司合并申報制度,即一家SPV的虧損可以抵扣另一家SPV的盈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租賃 “中國式成長”的煩惱
- 下一篇:通航是中國航空業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