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停四飛客源不足航線不多 廬山機場何時振翅沖天
依廬山、傍鄱陽湖,廬山機場處在江西旅游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然而,這樣一個有著獨特資源優勢的支線機場,自1996年通航以來,因嚴重虧損等原因而“四停四飛”,時至今日,仍未能擺脫嚴重虧損、客源不足、航班稀少的困境。究其原因,難以擺脫僅百余公里之外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的“虹吸效應”是主因之一。在最近舉行的南昌、九江兩市推進昌九一體化部門對接會上,兩市就昌北國際機場、廬山機場一體化達成共識,希望兩個機場能夠在航線航班等方面錯位發展。
四停四飛,尷尬的廬山機場
10月22日11時,廬山機場偌大的候機廳里,只有一名旅客在這里逗留。一個小時前,北京—九江—廈門航班在這里經停,趙先生下飛機后發現,接機的朋友習慣性地開車在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接機。
當日上午,廬山機場只有這一個航班起降——廬山機場下機旅客15名,登機前往廈門旅客11名。這就是廬山機場當前面臨的尷尬,候機樓是按年50萬人次吞吐量設計的,候機廳容量為每小時300人次,實際上,二樓候機廳從未啟用,一樓也只使用了三分之一。
廬山機場是我省目前已運營的“一干五支”支線機場之一,但一直命運多舛,十余年間“四停四飛”:1996年6月18日正式通航,2000年2月9日因嚴重虧損停航;2002年8月9日引資復航,當年10月11日因虧損再次停航;此后整體移交給江西機場集團公司后,經過更新改造,于2006年7月7日復航,但因當時急于盡快開通航線,在資金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開航,致使當月28日停航;2006年12月7日重新復航至今。
自通航以來,客源不足一直是困擾廬山機場的首要難題。目前,廬山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和廈門往返航班,北京經停九江至廈門每天一班,至上海、廣州分別為每周二班。
九江機場公司總經理姜忠元說,盡管省機場集團和九江市政府均對廬山機場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廬山機場長期難以擺脫困境,有其多重現實因素,如受機場跑道條件限制、一線城市空域資源緊缺等,而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廬山機場先天地理環境不足。離昌北國際機場太近,僅1個小時車程,且全程高速,而從九江市區到廬山機場,也需要近40分鐘。在航班數量、航線布局,乃至機票價格上,廬山機場都不如昌北國際機場,顯而易見,難以擺脫昌北國際機場的“虹吸效應”。
業內人士說,九江長運每天直達昌北國際機場的班車10多班,基本上都是滿客發車,這還不包括接送旅游團隊的大巴及公務客。相比較而言,廬山機場的輻射范圍已經很窄,主要是輻射于九江市區、九江縣和廬山,以及安徽宿松和湖北黃梅部分區域。而九江市都昌、彭澤方向旅客往景德鎮機場,共青城、德安的旅客大多選擇昌北國際機場。
依山傍水未受益,“航旅融合”仍待破題
無論是省內還是省外,支線機場大多定位為旅游機場,也就是作為旅游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廬山、傍鄱陽湖,周邊有廬山西海、星子溫泉等諸多景區圍繞,位于廬山山腳下的廬山機場,自然也是把外來游客作為重要的客源群體。
在省內井岡山、景德鎮等支線機場從一線城市拉來大批游客的同時,廬山機場卻長年鮮見旅游團隊進出,機場和旅游業界均希望“航旅融合”并未出現。目前,廬山機場的主要客源是散客,以商務和公務客為主。
今年1至9月份,廬山機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旅客吞吐量8.7萬人次,為通航以來最好成績。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廬山機場對于九江當地的貢獻值卻在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1年,機場全年吞吐量為8.5萬人次,實際出港旅客4萬人次,占比47%;2012年,全年吞吐量為7.3萬人次,實際出港2.34萬人次,占比32%;而今年1至9月份,實際出港僅1.39萬人次,占比16%。由此可見,真正從廬山機場成行的旅客正逐年大幅度減少。
據了解,在廬山機場目前開通的三條航線中,客座率最高的北京—九江—廈門航班,以過站模式經營。這彌補了初開航班在自身客源不足情況下,由長線客源彌補。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由于過站旅客客座率已經很高,致使九江進出港可供座位數非常少,票價居高不下,當地出行旅客大多選擇多花20分鐘前往南昌來的更實惠,旅行社也無法組團進行航班運作。
因此,九江市出臺了“航旅融合”的政策,進出廬山機場旅客可享受廬山門票7.5折、市內景點5折的優惠,但是,這還不足彌補機票的價差,自然也就效果不佳。旅游業內人士稱,如上海、北京航線,旺季時甚至連票都買不到,票價也比進出昌北國際機場高一兩倍,肯定就無法被市場所接受。
九江天馬國旅總經理劉樂說,僅就做大九江旅游產業而言,廬山機場就有其存在的價值。盡管機場與旅行社都想推動“航旅融合”,但雙方都有心無力,因為機場僅有管理權,而沒有給予旅行社激勵政策的權力。他曾數次希望推動“飛機團”,每個航班預留一定數量座位,與航空公司商談好后準備收客,結果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變了、機位取消了,旅行社自然也就逐漸喪失了推“飛機團”的信心。
依托昌九一體化脫困仍困難重重
10月10日,南昌、九江兩市聯合召開推進昌九一體化部門對接會,在兩市達成的25項具體合作事項中,就包括了“昌北國際機場、廬山機場一體化,建設兩市城區候機樓”等內容。
姜忠元說,推動與昌北國際機場一體化,對于廬山機場而言是一次機遇,兩個機場未來或許在技術、專業人才等方面實現共享,甚至與昌北國際機場可以同等享受航空公司機票價格優惠政策。未來甚至可以推動兩地延伸的地面交通方式,實現“虛擬航班”的合作。廬山機場也能享受到昌九一體化相應扶持政策的支持。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廬山機場要想依托昌九一體化戰略脫困,仍然困難重重。當務之急是要破解一些現實難題,如鼓勵包機業務,利用各方面資源挖掘潛在市場、培育市場,利用政府補貼資金盤活市場,促進航線盡快成熟,進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過站航線待運營成熟后,應要求增加進出廬山機場的座位數和票價優惠政策,培育九江自身市場,一旦市場成熟時,可考慮九江至北京、九江至廈門點對點執飛。
據了解,由于跑道受限,能夠用于廬山機場起降的機型數量將越來越少,這已經成為機場發展的瓶頸,迫切需要對跑道進行改造。業內人士認為,鑒于廬山機場目前存在軍民合用、地理位置、設備老化等不利因素,設備更新改造等費用與新建機場相當,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九江,建議當地考慮遷建新機場。
九江當地網友也曾提出新建廬山機場,遠離昌北國際機場的建議。網友“九江老曹”認為,由于廬山機場和昌北國際機場相隔較近,因此優勢和競爭力不強。根據現有資料分析,長江以北地區,從湖北黃岡到安徽安慶,近400公里沒有一個民用機場,長江以北的黃梅、宿松、望江、蘄春四個大縣附近也無機場。因此,如果重新選址建設新廬山機場,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通航是中國航空業最大短板
- 下一篇:中俄寬體客機項目是否進入實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