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集團: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過去一年民航系統所取得的成績中,有首都機場集團不可磨滅的功勞。首都機場集團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前不久召開的首都機場集團2022年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代表民航局黨組高度評價了集團廣大干部職工在“依舊不平凡的一年”里所付出的辛勞與取得的成績,這樣的評語讓全體與會者感到無比振奮,也對新征程充滿了期待。
“這次工作會議是在《‘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正式發布,集團邁步現代公司治理新征程、全面提高生產經營效能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民航局黨組的肯定與支持,是我們持續深化改革,堅持穩中求進,增強發展信心,全面開創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底氣所在。”首都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長益表示。
謀定而后動,篤行則致遠。這是一次回眸過去的總結會、一次謀劃長遠的研討會,更是一次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誓師會,將激勵首都機場集團廣大干部職工以“過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十足干勁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奠定新基礎: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
不凡之年有不凡成就,這是對首都機場集團2021年發展情況的形象寫照。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必將是載入中國民航發展史的一年。面對疫情防控、經營虧損、安全壓力等困難交織疊加影響,首都機場集團圍繞全面落實“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在逆境中堅持“穩”的總基調,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重點辦好了三件大事,交出了一份極為不易、亮點突出的成績單。
“全集團1116個黨組織、12671名黨員參加黨史學習教育;舉辦4期讀書班和21次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集團領導、各級黨組織書記累計講黨課2300余次;分兩批次推出886個實事項目,已完成861項,任務完成率達97.2%……”在1月26日召開的首都機場集團黨委黨史學習教育總結大會上,一系列亮眼的數據生動展現了首都機場集團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突出成果。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全集團廣大黨員干部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為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激發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首都機場集團在深化改革工作中也開創了新局面。2021年6月24日,首都機場集團取得營業執照,依法完成工商信息變更登記工作,正式改制為法人獨資公司。
“完成公司制改制是集團公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進一步完善了治理結構,激發了企業活力和動力,為實現公司治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更有利于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也標志著集團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首都機場集團總經理劉春晨表示。
賡續紅色血脈,推進深化改革,這個特殊的年份鑄就了首都機場集團“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沉穩與定力。首都機場集團深刻認識重大運輸保障任務的政治屬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圓滿完成全國兩會、服貿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疫苗運輸等重大運輸保障任務,實現了零事故、零失誤、零投訴“三個零”的目標。
數據顯示,集團干線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達90.59%,高于行業均值0.55個百分點;干線機場ACI平均旅客滿意度達4.96,同比提升0.017。
除三件大事之外,工作報告在總結2021年時提到的七個“新”也讓與會者眼前一亮——“守牢疫情防控‘三個零’,彰顯履職盡責新擔當;夯實安全服務壓艙石,提升系統管理新水平;突出深化改革發力點,提升公司治理新成效;把穩經營工作基本盤,激發資源管理新活力;邁步現代管理新臺階,培育內生發展新動能;錘煉基礎能力硬本領,提高管理執行新效能;把準黨建引領指南針,凝聚政治保障新合力。”這七個“新”不僅全面概括了一年來首都機場集團的主要工作成績,也昭示著集團已經為邁向下一個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把握新機遇:肩負使命 開拓前行
2021年底,民航局、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作為未來一段時間指導行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確定了“六個新”發展目標,建設六大體系,實施六大工程。在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中,首都機場集團將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肩負更為重要的使命。
正確判斷面臨的挑戰是行穩致遠的基礎。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首都機場集團在前行道路上依然面臨各項壓力,尤其是時代之變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給機場安全運行和生產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是集團管理層必須引起重視和著力應對的。
“信心勝過黃金。實踐證明,越是面對壓力和挑戰,越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這樣的共識通過這次會議傳遞到了每一位干部職工的心中。
——他們的信心來源于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大環境。國內生產總值穩步邁上新臺階,保持全球疫情防控優勢地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正在各層面上抓緊落實,為首都機場集團主業的協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他們的信心來源于民航行業發展長期向好的大趨勢。航空市場空間仍然大有潛力可挖,國家“十四五”規劃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民航局積極引導航空公司轉投國內航線,全力保障企業平穩運行,統籌行業內外資源,民航全行業將加速迎來復蘇。
——他們的信心來源于民航局、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民航局全方位支持首都機場集團的改革發展。2021年,局領導數十次到集團及所屬成員機場調研、考察、慰問,把方向、解難題、出政策、送溫暖;同時,各成員機場所在地政府也都高度關注機場發展,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規劃建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上均給予大力支持,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他們的信心來源于國企改革加速釋放政策紅利。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收官年,一系列原先制約首都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改革創新的活力也將進一步得到釋放,為集團公司梳理發展戰略和管控模式、推動解決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提供了歷史契機,也將有利于集團推動產權制度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一步增強內生動力,提升治理水平。
——他們的信心來源于自身發展韌性強勁。歷經20年發展,一代代首都機場集團人通過不懈奮斗創造了光輝的歷史,使集團具備了雄厚的發展實力及強大的機場業務處理能力,機場群協同發展系統推進,成員機場實現快速發展,四型機場建設國內領先。面對疫情沖擊,集團表現出了強勁韌性和巨大潛能,夯實了持續發展的安全基礎和運行基礎。只要外部環境好轉,供給能力就會迅速釋放,各成員機場運輸生產就能強勁恢復,財務狀況和經營指標也將加速向好。
闖出新路子:明確方向 久久為功
2022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全國民航工作會議,都著重強調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求以“穩”更好地求“進”,以“進”更好地促“穩”。
在“十四五”時期的關鍵一年,首都機場集團將迎來成立20周年。如何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需要錨定目標、明確方向,這也是首都機場集團的一項重要任務。
“四輪驅動”是開創首都機場集團發展新局面的一個關鍵詞。堅持黨建引領、系統優化戰略、持續深化改革、聚焦智慧主線便是首都機場集團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必須牢牢扭住“穩”的關鍵點。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首都機場集團將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把集團公司改革發展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行業和地方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動;發揮黨委的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壓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壓實“一崗雙責”;找準作風建設切入點和發力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黨管干部,強化黨組織在干部選拔任用各個環節的領導把關作用。
明確戰略方向,實施戰略調整,優化經營管理模式,是首都機場集團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礎。首先是凝聚共識,把價值觀融入集團發展各方面,轉化為員工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以清晰的價值觀凝聚共識、鼓舞信心、協同共進;其次是把握節奏,一方面要明確各業務領域的發展定位、近遠期目標和關鍵舉措,另一方面要實現重點突破與體系建設同步推進;最后是提升能力,形成客戶市場導向的核心能力,強化總部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卓越運營能力。
只有持續深化改革,才能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首都機場集團將持續增強活力,完善體制機制,通過深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各治理主體權責界面,做到形神兼備、務實高效;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發展品質,實施業務經營模式轉型,實現提質增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協同高效,完善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系,建立健全成員企業董事會、監事會工作機制,切實配合外部監督,強化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
智慧民航建設是“十四五”民航發展的主線和民航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首都機場集團將加強智慧統籌布局,制訂集團公司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建立“需求—研發—市場”的一體化科技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集團公司自主創新新產品目錄》更新和落地機制,建立自主產品內部采購機制;以數字化為引領,把無人駕駛、生物識別、人工智能、泛在互聯、智能運維、北斗導航等先進技術與機場場景融合起來,通過數字化等手段進一步提升運營水平;加強科技創新賦能,以科技公司為平臺整合全集團研發型企業,以科技創新促進管理和服務品質提升,以智慧機場建設促進降本增效。
運籌帷幄定基調,步調一致向前進。首都機場集團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在民航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努力推動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動力能源分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