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航空挺進西南 構筑“大三角”戰略布局
翻開一張中國地圖,將山東濟南、福建廈門和重慶三地用線連起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便顯現出來了。這個“大三角”就是山東航空集團剛剛完成的一個戰略布局。
繼2009年山東航空集團在福建廈門成立分公司4年后,今年山航省外第2家分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式獲準成立。山航立足山東、廈門、重慶打造的“大三角”戰略布局由此形成,為進一步優化航線網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距離山航提出的打造“東西串聯、南北貫通、覆蓋全國及周邊國家”航線網絡目標又近了一步。
被譽為“齊魯之翼”的山東航空誕生并植根于孔孟之鄉,發展步伐邁得穩健、戰略眼光放得長遠。挺進大西南,落子重慶,又一次顯現出山航的智慧韜略。
“作為山航‘十二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始終把重慶分公司的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地位,重慶分公司的成立,對山航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山航全國性戰略布局基本形成。”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崇賢對記者說。
選準支點 拓展發展空間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想要提高運營品質、優化航線網絡、提升盈利能力,選好“碼頭”很重要,山航也不例外。已在濟南、青島、煙臺、廈門等東部沿海城市站穩了腳跟的山航,要實現“東西串聯、南北貫通”的航線網絡目標,在我國西部地區打造一個支點至關重要。
近年來,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指引下,在民航局大力發展西部航空事業的號召下,山航同我國多家航空公司一樣,已在西部不斷加大著運力投放。然而,對于植根東部的山航來說,在西部擴寬發展空間,也是加快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自2011年京滬高鐵開通后,山航的大部分航線集中在華東地區,平均航距不足1000公里,其盈利能力面臨著強大的沖擊。即使在過后的兩年,京滬高鐵開通并未阻止山東航盈利勢頭,但穩重、謹慎的山航未雨綢繆,將“東西串聯”列為航線網絡規劃的首位。
重慶市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是全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來,重慶市GDP增長年均超過15%,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為重慶民航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隨著重慶內陸高地的加速崛起,民航業發展異軍突起。目前,重慶已開通了國內、國外120個城市和地區的航線,形成了中西部最健全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擁有20萬平米的航站樓,85萬平方米的停機坪,且正在加快建設東航站區以及第三跑道工程。到“十二五”末,重慶機場將成為擁有3條跑道、3座航站樓的大型復合型樞紐機場。同時,旅客吞吐量、貨運量快速增長,2012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200萬人次,旅游突破2.4億人次。
“山航此次挺進大西南布局重慶,正是看好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和航空運輸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有利于山航和重慶民航市場的共贏。”馬崇賢說。
打牢支點 航線網絡優勢凸顯
山航“大三角”戰略布局的另外兩個支點--山東、廈門,經過多年的經營,運行模式、航線網絡已趨成熟,自重慶分公司成立后,加大運力投入,加開、加密航線,是其邁出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充分發揮“大三角”優勢的第一步。
“在航線網絡方面,我們將依托山東基地航線網絡優勢,開通重慶經山東等多條東北亞國際航線及重慶至東南亞國際航線,完善整體網絡的通達性,為重慶航空市場的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委員會黨委書記李公澤介紹說。
從國內航線來看,山航將持續加大重慶始發至全國各地的運力投入,構建山東、廈門及重慶之間“大三角航線”網絡;利用山東基地的區位優勢,開通重慶經山東半島直達東北各大中城市航線的密度;與此同時,將重慶作為山航在西南區域的重要樞紐,適時開通重慶至四川、云南、新疆、寧夏、甘肅及貴州等省的航線,完善整體網絡布局。國際航線的力度同樣不小。山航將利用其在日韓國際市場運營的豐富經驗及品牌效應,逐步開發重慶至日韓市場。同時借助重慶至南亞、東南亞較為成熟的航線網絡,將重慶基地作為山航拓展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
同時,山航今年底前將在重慶市場將投入10架飛機, 至2015年將達到20架以上,“還將進一步加大與國航系其他兄弟單位的戰略協同,力爭使國航系在重慶的市場份額達到30%,為繁榮重慶航空市場做出更大的貢獻。”馬崇賢說。
立足戰略 謀劃長遠發展
“大三角”戰略布局的形成,讓山航的“地盤”大了,航線長了,在一定時期內能夠有助于山航突破航線短、高鐵沖擊的發展瓶頸,盈利能力和運行品質將得到明顯提高。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航線越長,營運成本越低,邊際貢獻率也就越高。山航重慶基地建立之后,“大三角”的三個支點之間直飛密度將進一步加大,飛行時間也將超過兩個小時,“成本降低、運行品質進一步提高將是我們很快看到的效果,使山航的發展空間頓然廣闊。”李公澤說。
近年來,山航在安全、經營、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正進入到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財盗俊C隊規模、航線航班、員工人數、資產價值等成倍增長,商業模式、管控模式等發生深刻變化,機型結構、資產結構、資本結構、基地 布局日趨合理,安全管理能力、持續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顯著提升。自2006年來,連續7年實現盈利,2012年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克服市場下滑、成本上漲等困難,實現持續盈利,山航實現收入114.93億元,同比增長14%;截至目前,山航經營110多條航線,每周有2000多個航班飛往全國60個多個城市,并開通日韓國際航線以及臺灣地區航線,擁有濟南、青島、煙臺、北京、廈門等7個運營基地,擁有波音737系列、CRJ系列等各型飛機65架;航班正點率一直位居行業前茅,以105.75億元的品牌價值榮膺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對于志存高遠的山航來說,“大三角”戰略布局以及現有成績的取得只是其戰略規劃的重要一步,其總體和長遠發展目標遠不止于此。
根據山航的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山航機隊總數將達到100架左右,在“十二五”發展的過程中,山航既要保持適度較快的發展速度,更要提升內在經營品質,實現內涵式可持續發展。他們將以領導力提升工程、關鍵崗位素質模型構建為抓手,強力引導和規范“人”的管理,推進“人”的能力素質全面提升;堅定不移地推進管理創新和結構優化,進一步強化戰略引領與推進,實現機隊結構、資產結構、資本結構、治理結構、航線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堅定不移地推動商業模式轉變,當前主要實現“五個轉變”:由坐銷向行銷的轉變,由以銷售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由基于代理人的營銷方式向基于大眾傳媒的營銷方式轉變,由基于以價格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向基于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產品設計轉變,由以主營收入為主的增長方式向非主營收入比重逐步增大的增長方式轉變。
“誰持彩練當空舞,長空萬里寫華章”。當前,山東航空正以卓越的創造力和適應力,在打造“在區域主導、國內有競爭力、世界有影響力”的航空公司,實現“從地方航空公司向全國航空公司、從中型航空公司向大型航空公司、從傳統商業模式向現代商業模式”三個跨越宏偉目標的征途上展翅高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美亞航空獲批成為國內首家水上飛機運營商
- 下一篇:西藏民航保障安全飛行48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