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綁定地方政府 密集布局地方航空公司
近日有消息稱,地方航空公司審批有望開閘,各地政府摩拳擦掌欲成立地方航空公司。目前國內支線航空發展前景仍舊較大,雖然部分航線出現虧損,但是為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確是不容忽視的。
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報批的項目要看籌備的進度和審批的進度,目前這些合作項目在正常推進中,籌備一家航空公司不是一、兩天的事
民航局自2007年開始關閉的“新設航空公司”審批通道,終于在6年后重新開閘。
據了解,5月份以來,民航局已經批復了兩家新建航空公司的籌建請求,分別為瑞麗航空和青島航空。民航局官網顯示,云南景成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籌建瑞麗航空有限公司已于5月6日經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5月17日,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亦獲批復,經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籌建。
新的航空公司籌建申請獲批復的消息,讓眾多躍躍欲試籌建地方航空公司的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綁定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
據了解,海航獨辟蹊徑,率先在國內開創了“地方政府與航空公司合作模式”,最近幾年來,海航已經陸續引資北京、重慶、云南、天津、海南等地方政府旗下企業,成立了包括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祥鵬航空、天津航空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
在與地方政府合資成立地方航空公司方面,海航一直比較積極,一直在籌備組建新的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經理徐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與地方政府合作籌備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是由負責航空板塊的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來主導的。
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品牌經理董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和地方政府合作籌備成立地方航空公司,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是海航一直在做的事。當然,和地方政府合作是具體的項目部門在負責,一直在籌備中,最后肯定需要通過民航局在審批”。
5家地方航空公司待批復
據了解,目前,海航方面已成立5個籌備小組,分別負責烏魯木齊、黑龍江、長安、福州、廣西5家新航空公司的組建工作,希望在短期內突擊拿到民航批復。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2月,海航與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籌備組建烏魯木齊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并將在旅游業、物流業、商貿服務業、金融業、基礎設施建設業、酒店業、房地產業等九大領域開展合作。
2012年8月,海航與福州市政府簽署了一份涉及航空公司、臨空產業園、產業基金、融資租賃、金融機構、旅游文化、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設立總部基地等八個方面內容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這其中就包括合作組建福州航空公司。
此外,黑龍江航空也已經被列入海航下一步的擴張戰略中。今年3月,黑龍江省省長王憲魁與海航集團執行董事長、總裁王健在會談后達成共識,計劃在今年內組建黑龍江航空,同此前簽訂的諸多地方性合作協議一樣,這同樣是一個以航空牽頭帶動包括經貿、旅游等諸多產業的大計劃。
當然,海航這5家待批復的地方航空公司獲批并實現運營還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董珺稱:“現在民航局有了這樣一個政策導向,我們會按照這個政策導向來積極推進,跟著政府的步伐走,具體什么時候能夠獲批要看籌備的進度和審批的進度。目前這些合作項目在正常推進中,因為籌備一家航空公司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情結”
盡管近兩年來國內航空業發展明顯趨緩,但這并不能阻擋地方政府的航空熱情,除了大力爭取機場建設,更希望打造帶有地方“標簽”的航企作為區域名片。因為航空運輸對于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未來海航集團航空產業的發展規劃就是要圍繞各個省市城市發展和拉動內需、拓展旅游的需要,來加速海航各個航空品牌的成長,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劉嘉旭就曾對媒體稱,“區域經濟的發展也確實需要航空運輸的支撐。”
“受招商引資和發展地方旅游和經濟的需要,地方政府都有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情結,而航空公司引入地方政府資源后,得到的將不僅僅是現金的注資,還可能是更多政策性的支持,比如免稅、土地優惠等。”民航局一位官員曾向媒體表示,為了吸引航空公司開航線,一些地方政府會用機場附近的土地代替現金補貼,此外在工商、稅務等方面也會一路開綠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