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飛機餐太難吃了?益海嘉里覺得機會來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月25日,界面新聞記者從益海嘉里投資公司得到證實,豐益國際將投資約1.7億元人民幣,與新加坡食品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進軍中國航空餐飲業務,益海嘉里是新加坡豐益國際的子公司,旗下擁有金龍魚等品牌。
新加坡食品公司是SATS的全資子公司,SATS在新加坡是知名的航空周邊服務公司,提供的服務包括機上餐食、登機服務、航空貨運服務、安檢服務等等,不僅在新加坡,SATS的業務還深入到了亞洲和中東的11個國家和43個機場提供服務,中國的北京、天津、吉林、沈陽,均由SATS提供機上餐食服務。
根據計劃,豐益國際的投資分成兩筆,都是由其子公司益海嘉里投資公司出面,與SATS的子公司新加坡食品公司簽約。第一筆投資是雙方在中國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注冊資金2.3億元人民幣;第二筆投資是雙方在中國成立一家運營公司,注冊資金2億元人民幣。
益海嘉里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本次并購雖然是SATS在主導,但是益海嘉里能夠通過跟其資本方面的合作,全面打通航空配餐的渠道。
來自中航協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境內已有100多家航空食品生產供應企業,這100多家企業大致可分為兩種,即由航空集團或者航空公司控股,或由機場方投資建立,鮮有社會化餐飲公司介入。
以首都機場為例,在北京航食市場的三家航食配送企業中,北京航食由中航集團下屬的中翼航空投資公司控股占據了大約75%市場份額;中翼航空投資和國航的控股股東均為中航集團,屬于兄弟公司;新華空港屬于易食股份,而后者的實際控制方是海航;空港配餐則由首都機場出面創立。
其他省份情況也類似。根據四川航空公司一名內部人員介紹,多數航空公司或通過母集團或通過自身,均已在航食供應領域劃定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南航集團和南航股份在廣州、新疆、東北等多地機場投資設立了航食公司;國航的兄弟公司中翼航空投資的旗下多家航食公司遍及北京、成都、重慶、杭州等地;東航集團在華東地區、西安、云南等機場的航食供應商各自占位。
業內人士指出,以前飛機餐相對封閉的系統,具有一定壟斷性,自然在口味上很難改變。
但是,隨著航空業競爭加劇,消費者對于飛機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飛機餐甚至也影響了消費者對于航空公司的直接評價,因此,現有飛機餐面臨轉型升級。一些國外航空公司的餐食被公認為“美味”,甚至某種程度上,飛機餐成為了這些航空公司吸引客人的利器之一,比如大韓航空提供的拌飯一向讓旅客津津樂道,港龍航空當年推出的1949全鴨季的烤鴨被評為最喜愛的餐食之一。據了解,這很大程度都是因為這些海外航空公司引入了社會化的食品企業,參與到充分競爭當中。
前述益海嘉里人士指出,本次通過資本方式涉獵飛機餐業務,也是希望在飛機餐領域搶先布局,早得收益。
“除了本次以資本方式介入以外,我們仍不排除跟其他食品公司現在做的一樣,向新渠道去輸送我們的產品。”目前大多食品公司把航空食品作為一個新渠道,一方面提供產品一方面也可在航班上宣傳自己的產品。而與SATS的合作,也更加便于益海嘉里把自己旗下的產品送到飛機上去,增加一個新渠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東航服務系統職業精神宣講會在上海舉行
- 下一篇:上海波音與英航空公司簽署維修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