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看點:政府助力埃塞俄比亞航空高飛
在不少大型非洲航企蒙受嚴重虧損之際,埃塞俄比亞航空卻持續發展。其在短短5年內從一家區域性航企成長為非洲大陸的主要航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大多數非洲航企忙于應對通貨膨脹和政局不穩,努力實現收支平衡,而埃塞俄比亞航空的年利潤超過了其他非洲航企的利潤之和。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格布勒瑪里亞姆表示:“全球航空業的增長率很低,平均低于5%。但是,我們在收入和機隊規模上的年度復合增長率達20%~25%。”
2014年7月~2015年6月,該公司實現凈利潤31.5億比爾(約1.48億美元)。審計服務公司審計后的賬目顯示,其營業利潤率從2011年的2.14%提高至9.49%,可與歐洲最優秀的同行相比。
分析師將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成功主要歸因于其所有者(該國政府)不要求分紅,而且通過國家政策來保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融資成本。此外,燃油價格下跌有助于其降低成本,而他國政局不穩又削弱了主要競爭對手的實力。例如,肯尼亞航空已經連續3年虧損,并在2015年實施了重組計劃,包括出售幾架大型飛機。
標準投資銀行內羅畢基地分析師Musau說:“埃塞俄比亞航空可以發展自己的業務,同時100%的政府所有使其能夠享受到肯尼亞航空享受不到的一些好處。該公司不需要分紅,因而能夠積累資本。與競爭對手相比,其勞動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他也警告說,隨著埃塞俄比亞經濟的發展,員工工資上漲,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將是該公司面臨的一個挑戰。
格布勒瑪里亞姆說,政府除了允許其將利潤用于再投資外,并沒有給予任何補貼。他表示,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業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另一家國有航企——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的業績表現突出,而且樹立了良好的全球品牌形象。新加坡只有500萬人口,新加坡航空在一個較小的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說。
此外,埃塞俄比亞航空并不只是通過有機增長來增加收入,其還與其他航企建立了合作關系,如分別持有多哥Asky航空和馬拉維航空40%、49%的股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