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機場1年虧9.86億 或加速處置巫家壩土地
長水機場轉場及支線機場改擴建投入巨大是主因,巫家壩土地資產處置工作成當務之急
一向贏利的云南機場集團遭遇重大轉折。根據云南機場集團2012年財務報告的賬面數字顯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2.87億元,虧損9.86億元。過去一直盈利的麗江、西雙版納、騰沖3個支線機場,也出現了賬面虧損,可以預料的是,2013年的虧損面還會繼續擴大。
人們不禁會問:一個擁有1個區域性樞紐機場、11個支線機場的西部龐大機場群是如何出現賬面虧損的?抓緊開展巫家壩機場片區土地資產處置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基建資金拖累機場“航母”
由于依靠自身運營難以實現盈利,云南支線機場的發展正在遭遇現實的融資難題。
云南省內除昆明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外,目前已有11個支線機場投入運營,這也讓云南省的機場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根據“十二五”規劃,在2015年前,云南將形成1個大型樞紐、6個中型機場、12個小型支線機場的布局結構,全省機場總數將達到19個。
云南機場集團有關人士透露,2013年云南機場集團將加快推進騰沖機場改擴建,以及瀘沽湖、紅河、滄源、瀾滄機場建設工作。除此之外,還將開展普洱、昭通機場遷建及怒江、德欽、廣南、瑞麗、昌寧等運輸、通用機場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據了解,目前瀘沽湖機場進入工程建設階段,紅河、滄源、瀾滄機場均已獲國務院立項批復。
支線機場的改擴建工程均面臨巨大的資金投入。麗江機場從2007年開始陸續投資10億元進行改擴建。而去年開始,騰沖機場也提出要進行改擴建。
云南騰沖駝峰機場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兼黨委秘書李莊表示,騰沖機場的改擴建工程投資接近10億元。記者注意到,此前媒體報道的騰沖機場改擴建估算投資為7億元。
以此來看,資金已成為云南支線機場改擴建工程面臨的難題之一。
云南機場集團旗下的長水機場去年運行虧損數億元。除了長水機場外,現有的其他11個機場也大多處于虧損狀態。云南機場集團提供的工作報告顯示,2013年,云南機場集團預計完成收入30億元,虧損可能要達16億元。
長水機場日貸款利息200萬元
即便如此,整個機場集團去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全年達到3192.11萬人次。麗江、德宏芒市、大理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為288.43萬人次、68.96萬人次、37.80萬人次,其增速均高于全國支線機場18.6%的增速,分別為32.1%、36.2%、37.7%。
巫家壩機場完美收官,長水機場順利轉場,一收一轉之間,長水機場的巨大投資也改寫了機場集團的財務結構。完成150億元建設投資開始運營的長水機場,要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是不可能的,而西雙版納、麗江機場也進行了改擴建工程,這筆投資也沖抵了正常的經營收入從而使賬面變成了虧損。
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基本建設的投入需求不相適應,財務風險加大。主要表現為集團已告別整體盈利時代,進入虧損周期。同時,長水機場轉場后負債較高,每天僅貸款利息就達200多萬元,而“十二五”期間安全、基本建設投入超過100億元。
虧損的原因是:第一,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建設所產生的貸款。第二,隨著西雙版納、麗江機場的改擴建,這兩個原來盈利的機場隨著運營成本的增加,2012年也開始虧損。
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就全國情況而言,機場的虧損也是常態。從近幾年的經營狀況看,如果考慮建設初始投資,即使是大型機場,在整個投資回收期內都無法收回投資。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180個機場中虧損的有135個,超過七成,其中中小機場占了87%。從近些年的經營狀況看,能盈利的多是京、滬、廣、深等地的大型機場和部分中型機場。
機場反哺當地經濟明顯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認為,在世界各國,要實現中小機場及支線航空的經濟效益都是一個普遍的難題。不能單獨算機場自身的盈虧賬,還要看中小機場對地區經濟的帶動。
從麗江機場來看,旅客年吞吐量從通航之初的1.8萬人次,增加到現在的288萬人次,已經躋身中型機場行列。經過改擴建,麗江機場等級由4C級提升至4D級,2011年11月11日麗江機場航空口岸也獲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在航空業的促進下,麗江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海內外游客接待量從2002年的337.51萬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1599萬人次,10年增長了3.74倍。旅游綜合收入從2002年的23.37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2年的205.5億元人民幣,10年增長了7.79倍。
騰沖機場2009年通航當年接待游客數就增加了14.6%;實現旅游收入16.2億元,增長29.6%;2009至2012年,騰沖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56.7、70.4、87.5和106億元,年平均增幅超過15%,大大高于同期全國GDP平均增長10%的速度。
騰沖機場通航后,騰沖高端游客的迅猛增加,導致縣內高星級酒店供不應求,喜來登、洲際等大批酒店正在加快建設,相關旅游產品、體育運動休閑、溫泉開發等項目加快推進。實實在在地推動了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
去年,云南各機場共開通航線319條,與國內外118個城市通航,其中國內89個城市,地區3個城市,國際26個城市。顯然,地方經濟對機場的帶動與反哺作用也在顯現。
巫家壩土地資產處置年內或提速
《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明確了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定位。這一定位表明,機場首先要強調公益性,然后才考慮收益性。按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的說法就是,“最主要任務不是盈利而是開通更多的航線和時刻”。
盡管有這樣的定位,云南機場集團仍然在不斷探索機場的多種營利模式。
機場集團已經明確了到2015年的發展目標:實現旅客吞吐量、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營業收入、非航收入四項指標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即達到5200萬人次、360萬人次、45億元、27億元,促進集團科學、和諧、跨越發展。
面對虧損,集團公司提出了要著力提升集團管控能力。今年要完成運輸起降32.3萬架次、旅客吞吐量37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7%、17%和7%。其中,昆明機場完成運輸起降23.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278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8.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16%、7%。
目前,機場集團正采取把增收節支與巫家壩資產處置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發展的內在動力。抓緊開展巫家壩機場片區土地資產處置工作,加強對報廢資產處置的管理,確保綜合收益最大化,進而減輕集團公司的債務負擔。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