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航與攜程合作看航司與OTA的長久之道
1992年,美國莫里斯航空成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張電子機票,翻開了全球航空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頁。
但電子客票的高潮卻在中國,1994年西南航空公司收購了莫里斯航空公司,開始在中國大力推廣“無票模式”并廣受追捧;2003年,南航率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電子客票,成為國內領先研發電子客票的航空公司;2007年,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電子機票業務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比率達到95%,而彼時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在該領域的發展程度甚至不超過非洲。
從手寫機票到打印機票到無需紙張的電子客票,中國航空公司經歷了輝煌的發展期,而背后的推波助瀾者正是中國OTA平臺的發展,尤其是早期攜程的崛起,如今攜程已經成為亞洲在線旅游之王,超過日韓印。機票的顛覆性變革和OTA的相繼崛起,讓早期富人專屬的機票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果說早期航司的技術創新引領了航空公司駛入快車道,那么,如今的OTA平臺則是接棒加速航司起飛的助推器。
航司與OTA
共同推動電子票發展
科技改變生活,從一張機票的變遷就可以看出端倪。
大約在20年前,如果你想買一張機票,你需要出示“購買飛機票介紹信”,然后才有資格購買一張昂貴且稀有的機票。后來,機票升級為紙質機票,如果你想購買一張紙質機票,你需要經過送票、取票、付款等一系列程序,在機票沒有送到之前,訂票者必須在規定好時間和地點的地方等送票人員的到來。無法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對于很多時間就是金錢的商務人士而言,無疑是在浪費金錢和生命。
20世紀90年代初興起的電子票是機票發展史上質的飛躍,為后來攜程等OTA的興起提供了必要條件。它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縮短了候機時間,而且預訂更加方便,只要通過攜程等OTA平臺就可以直接預訂,不必擔心機票遺失,只要身份證就可以辦理登記。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打破了機票的富人專屬性,成為普通消費者長途出行的首選。2007年,按照中國航協的承諾,紙質機票永遠退出歷史舞臺。
在電子票興起之前,航司基本處于虧損狀態,一是因為購買麻煩,二是價格高。雖然當時航司通過郵局、報刊、代售點等線下渠道售票,但并沒有掙脫虧損的泥潭。因為線下代售點渠道弊端同樣明顯:消費者要到指定的地點購票,而每一個代售點只售賣幾個航空公司的票,選擇余地小。這些痛點為攜程等OTA提供了商機。
剛成立時,攜程成立了專人配送機票團隊,消費者只要撥打預定電話或者在攜程網上預定,就可以在家收到機票,而且在攜程上基本能購買所有航空公司的機票,選擇更多樣。2004年之后,電子機票盛行,只需要在攜程網站預定支付后,就可以直接到機場登機了。
當然,更加便利的是對于那些到外國需要轉機的乘客,比如目前還沒有開通北京到馬耳他的直飛,需要轉機,甚至在不同航空公司中轉。如果沒有OTA平臺,消費者就需要在國外航空公司再次預訂需要轉乘的機票,費時費力,而如今在攜程等OTA平臺上可以一鍵搞定,省時省力。
由此可見,航司以自己的產品研發能力推動了電子票的誕生,而電子票的迅速普及則得益于攜程等OTA的大力推廣。
攜程提供大數據和服務 航司專注產品
共建大航空生態圈
航司的優勢在于產品的研發,而攜程則長于技術和服務。
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攜程,在技術、大數據和服務上具有航司無可比擬的優勢。雖然現在各個航空公司都在力推自家的APP,但其內部的獨立IP架構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各家航空公司天然的競爭關系也導致目前各自為政的狀態,無法共享大數據,更不要說利用大數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了。
但在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攜程的大數據大有可為。
比如通過攜程等OTA平臺提供的大數據,完全可以用于航空收益管理。根據大數據可提前預測航線熱度,尤其是節假日的預測,可避免擁堵,在搜索比較多的航線上加開航班,減少搜索較少的航班,合理配比資源,可以有效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不僅可提高航司的利潤,還有利于消費者,為國家分憂解難,尤其是在春運期間。
據業內人士分析,OTA平臺較之機票傳統銷售渠道,在產品展示及銷售、服務保障、促銷費用節省方面是更高效或者說對航司而言是更劃算的;OTA也是分銷渠道,承擔了大量的售前咨詢、產品組合、售中售后服務保障工作,這是航司直銷體系薄弱之處。無論是建設電子商務平臺還是傳統呼叫中心、物理網點等,若航司自行完成,都需耗費大量的成本,得不償失。
整合社會資源,降低自身成本,這是市場經濟的精髓。攜程擅長技術和服務,其從國內外招聘的一流的技術人才和自建的一萬多名專業客服團隊就可以為航司所用,航司將節省的成本投入到更擅長的產品研發中,雙方優勢互補,必能形成航司、攜程等OTA、消費者和政府多贏的局面。
今年4月,攜程以30億元戰略入股東航,開啟了航司和OTA合作的典范,也是東航積極實踐國企混合制改革的創新之舉。
根據公告,二者將在股權層面、資本層面、業務層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并在國際機票銷售、運價搜索展示、平臺供應商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攜程通過入股東航,可以拿到東航航空資源優先的獲取權,東航一方面可以獲得攜程的流量和營銷支撐,加快資源整合;另一方面在東航的非航產物開發將獲得豐厚的資源支撐,隨著攜程的入股,在內容、產物和技術平臺方面都可以給東航帶來快速的能力資源增補。
至此,雙方不僅積極探索一條適合航司和OTA的新型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大航空生態圈,重建航司與OTA新型伙伴關系,也為壟斷性國企和創新型民企合作樹立了新標桿。
可以說,東航和攜程合作的試水,也許是未來航司和OTA最佳合作樣本,畢竟,相輔相成,才是雙方的長久之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工銀租賃航空交付第300架飛機
- 下一篇:阿聯酋航空:28年盈利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