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空港:中國民航改革開放40周年掠影
彈指一揮間,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迎來了40周年,航空攝影師用圖片來述說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民航日新月異的發展。
1993年的貴州省航空公司(現:南航貴州航空有限公司)克服各種艱苦困難,創造條件,自制運七飛機發動機換發設備,在確保安全情況下,高質量完成飛機維修工作,創造了“貴航精神”!
陳志軍/攝
九十年代初北京首都機場T1航站樓
李穎/攝
1998年建設中的首都機場T2航站樓
宋鵬/攝
2005年首都機場T2航站樓及停機坪
宋鵬/攝
2005年首都機場雙塔臺
宋鵬/攝
1955年12月氣象觀測記錄
張勇/攝
2008年西南空管局塔臺管制員抗震救災
張勇/攝
2013年雙流國際機場第三代塔臺正式啟用
張勇/攝
歷史不可復制 輝煌載入史冊
(以上圖片)陳北/攝
北京空港配餐有限公司BAIK的發展歷程
陳北/攝
配餐車間的變遷
陳北/攝
2006年 窗口
柏智宏/攝
2003年水上訓練之抱團取暖
柏智宏/攝
2004年飛行學員參觀Ameco四機位機庫
柏智宏/攝
2004年乘務組討論機上餐飲服務標準
柏智宏/攝
2004年國航空乘
柏智宏/攝
2005年空乘的化妝訓練
柏智宏/攝
2006年空客A380首次降落首都機場
柏智宏/攝
第二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第三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第四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第五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第五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第五代安檢制服
戴穗恩/攝
香港啟德機場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機場范圍以外是九龍城,周圍高樓密布,飛機緊貼著樓房起飛降落,至1998年赤鱲角的新機場落成,取代啟德成為今日的香港國際機場。
1997年《穿越九龍城》
高雋/攝
2001年東航推出無成人陪伴兒童
黃國慶/攝
“非典”后來上海的第一個日本旅行團
黃國慶/攝
2006年上海浦東機場
黃國慶/攝
2010年上海機場員工解讀世博知識
黃國慶/攝
2011年上海機場空地一體化服務
黃國慶/攝
2011年東航機務為340--600定檢
黃國慶/攝
2012年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地面服務人員
黃國慶/攝
2002年“百年”巫家壩機場
李方虹/攝
紅土航空的成立
李方虹/攝
老巴山雷達站 民航無線電波的記憶
李方虹/攝
騰飛的長水
李方虹/攝
一撮云雷達站 觀天測云的氣象雷達
李方虹/攝
云端花朵--女管制員
李方虹/攝
2007年國航加入星空聯盟
柳峰/攝
2008年國航集體婚禮
柳峰/攝
2008年國航集體婚禮上的親吻
柳峰/攝
2008年奧運承運人
柳峰/攝
2003年海航集團“至善井”解決飲水難問題
趙曉兵/攝
2003年海口美蘭機場停機坪
趙曉兵/攝
2003年世界小姐大賽中國小姐關琦
趙曉兵/攝
2004年海南第五航權開放外航首降美蘭機場
趙曉兵/攝
2005年第53屆世界小姐大賽的選手們
趙曉兵/攝
2005年中飛院操場
趙曉兵/攝
2005年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趙曉兵/攝
2007年海口美蘭機場和海南航空載譽歸來
趙曉兵/攝
2007年海航集團“海南光明行”正式啟動
趙曉兵/攝
2008年海航員工迎接奧運火炬
趙曉兵/攝
2009年海南航空獲Skytrax4星航空證書
趙曉兵/攝
90年代云南航空公司機隊
倪嘉云/攝
90年代云南航空的少數民族空姐
倪嘉云/攝
90年代云航“金孔雀”乘務組
倪嘉云/攝
90年代云南航空首飛迪慶機場
倪嘉云/攝
2005年環姐小姐在昆明巫家壩機場
倪嘉云/攝
1997年云南電視臺記者和機組人員
倪嘉云/攝
1997年原新疆航空伊爾-86飛機
任春山/攝
1997年原新疆航空伊爾-86飛機
任春山/攝
1995年原新疆航空公司航徽
任春山/攝
友誼雷達站
劉航/攝
中國民航“東方第一臺”海青導航臺
劉航/攝
哈爾濱塔臺
劉航/攝
2008年7月1日翡翠航空
褚文銘/攝
來自匈牙利的擺渡車“伊卡魯斯(Ikarus)”
張倫/攝
現在機場擺渡車寬敞有空調更舒適
張倫/攝
除冰車的演變 人在“車兜”里除冰
張倫/攝
運五更換發動機
張倫/攝
安24更換發動機
張倫/攝
空客飛機更換發動機
張倫/攝
機庫的演變
張倫/攝
就餐環境的變化
張倫/攝
原來孔探設備用眼
張倫/攝
現在的孔探設備有液晶顯示屏
張倫/攝
清雪車的變化
張倫/攝
慶七一歌詠比賽
張倫/攝
工具設備室
張倫/攝
乘務員在只有四排坐椅的客艙服務
張倫/攝
乘務員在空客320飛機上客艙服務
張倫/攝
麥道--82飛行員
張倫/攝
空客飛行員
張倫/攝
新老機務人
張倫/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空港論壇:多措并舉推進綠色機場建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