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祥:更好地發揮民航的戰略作用
7月30日,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應安徽省委省政府邀請,在安徽省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報告會上,以《更好地發揮民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作用》為題,為安徽省四套班子成員,省直廳局級各單位、中央及部隊駐皖單位和各地市相關負責人做專題報告。
李家祥說, 去年7月8日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宗明義地指出"民航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產業",因此,要從基礎、長遠、全面的角度看待民航業。他運用豐富的事例和詳實的數據,從怎么認識民航、怎么利用民航和怎么發展好民航三個方面,闡述了民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李家祥指出,近年來,安徽民航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2012年,合肥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安徽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3.9萬人次,與2007年相比年均增長18.8%,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安徽目前有4個機場,但相對于安徽省GDP的全國排名來說,現有民航業的布局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好省內民航資源,使其更好地發揮經濟引擎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拉動全省的整體發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李家祥說,總體來看,安徽發展民航業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備。關于天時,新一屆中央政府更加強調內陸開放,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一個新的機遇期,近年來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安徽的經濟發展正在快速"升溫",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安徽民航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關于地利,安徽位于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具有獨特的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兼具黃山、九華山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地理位置對于構建航線網絡優勢比較明顯。關于人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重視民航、倚重民航、支持民航,這些都源于對民航業戰略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認識,特別是合肥新橋機場順利轉場并實現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同比達兩位數增長,更標志著安徽民航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安徽省應努力抓住機遇,發揮潛力,加快推進省內民航業科學發展,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在談到如何利用民航時,李家祥強調,要想真正利用好民航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各級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改變以往孤立看待民航業的理念,要把民航業放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上來,統籌謀劃;另一方面要落實好機場建設發展的資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機場安全投入和管理責任,為機場的安全運營秩序提供良好環境,尤其應把機場看做公共設施,規劃建設應適度超前。
報告充分結合時代特征和安徽省發展民航業的實際,內容豐富,詼諧風趣,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引起了現場與會者的強烈共鳴,報告廳內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張學兵任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 下一篇:楊偉添:聽港龍航空談“港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