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興華: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為期兩天的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11月5日在京舉行。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表示,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完善相關規章,進一步降低設立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設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拓寬市場資源、滿足市場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發展民航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和其他社會資金投資低成本航空領域。
夏興華表示,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涉及機場收費、運價管理、航線航班的市場準入、飛機引進等多方面配套政策的調整,通過研討會這樣一個多方交流平臺,可以借鑒各國發展低成本航空的經驗,推動我國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的發展。
夏興華說,目前,中國民航正實施民航強國戰略,其中之一就是實施大眾化戰略,核心是使民航從提高高端型消費向滿足大眾經濟型消費擴展,讓社會大眾能夠享受到安全、便捷、經濟的航空客貨運服務,提高民航服務的覆蓋能力,實現“縣縣通、及時達”,使民航成為大眾化的出行方式。
夏興華認為,目前發展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存在著成本可控余地較少、有效降低成本難度較大;繁忙機場的時刻資源受限;專業技術人員緊缺;配套設施發展不足、無法充分發揮低成本優勢等問題。夏興華強調,民航部門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明確政府職能定位,繼續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支持和促進低成本航空的發展。
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由國際民航組織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共同舉辦。來自國內外民航及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就低成本航空運輸的發展及其對市場的影響,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實踐經驗與教訓,低成本航空運輸發展的障礙及解決途徑,中國發展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所需具備的政策環境、市場經營環境及其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議題進行了廣泛研討。
上世紀70年代,低成本航空運輸運營模式首先在美國本土出現,此后逐步推廣到歐洲、東南亞及世界各地。數據顯示,在全球前十大國內低成本航空運輸市場中,低成本承運人運營著大部分國家超過50%的國內座位數,從座位數來看,美國的國內的低成本市場仍是全球最大。近年來,東南亞及日本、韓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崛起,低成本航空運輸這一運營模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