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數據下的民航安全管理
2018年民航不安全事件頻發,一次次引發大眾媒體的熱議和關注,引起業內人士的討論與反思。安全工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引發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涉及非常多樣的元素,元素好比“扳機”,導致安全“走火”,而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如何用科學管理的辦法來消除這份“破壞力”值得每一個民航人思考,而長周期下累計的大量數據應該得以被充分的利用,從時間和性質雙維度上挖掘周期規律。
一是安全長周期下的思想麻痹問題
安全長周期是指安全運營未出現安全問題的一個周期長度。在安全長周期的好形勢下,員工容易產生對安全的樂觀情緒、慣性思維、懈怠行為。長期安全的環境讓人產生的思維模式更多是以安全環境的結果,來反推當前運作的方式是“健康的”,這種以果來推因的錯誤邏輯,將嚴肅和謹慎的安全思想變成了主觀的感覺,形成對慣性思維的依賴。
而“生于”安全長周期的新員工更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對安全問題的感性認識是匱乏的,受教于安全時期下的經驗教導,缺乏對安全事件的重視和理性客觀的態度。
二是安全長周期下的慣性思維問題
長周期下的不安全事件頻發,暴露了慣性思維和固化理念。安全長周期下存在安全隱患的操作習慣,“過得去”、“差不多”或者是說在安全長周期下的員工處于一種,這么多年都沒問題,這次也不會出現差錯的固化理念狀態。用shell模型去分析,人在安全問題中處于核心,而在生產中人不變的條件下,軟件、硬件、環境、他人不可能總是不變的。尤其是在新時代下,如果總是以固化思維去工作,軟硬件、環境等元素一旦發生變化,以往不出現意外的問題,也可能扣動安全事故的扳機。
三是安全長周期下的人員能力問題
反觀七月發生的“7.4”華夏航飛機著陸接地前誤關雙發、“7.7”深航飛機著陸偏出跑道、“7.10”國航飛機空中誤關空調雙組件導致釋壓應急下降后繼續違法飛行,“誤”字在民航這樣的高風險行業下是不能容忍的,而“誤操作”更反映了人員能力問題,這包括理念上的工作態度、思想觀念、安全認知度等,對安全的輕視導致行為的失誤;同樣能力上的專業知識、情景處理控制、職業經驗等,面對安全事故不能以最正確的方式及時處理,反映出人員對特殊情景的處理能力不足。
頻發的異常事件引起了每個民航人的反思,敲響警鐘,然而安全形勢從來都不是樂觀的,面對安全管理應時刻保持悲觀的態度和積極的行動。由此思考如何消除慣性思維、如何破除固化思維、如何提升對安全的重視態度、提升情景處置能力等。
一是以大數據方法提升安全預警
馬克吐溫曾說“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在客運協助度過旺季時聽到一句話,“咱們旺季不會出現什么安全問題,你看旺季結束各種問題該凸顯出來了。”,這句話反映了慣性思維與安全事件的發生周期。與負責安全工作的同事交流,這句話并非臆斷,而是多年經驗,話糙理不糙的規律。驚人的相似就是情景的重復,為什么在旺季后會提升發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這種規律的猜想更需要以數據去驗證。
其實這就是大數據思維,通過對多年事故的統計及情景的分析,發現安全事故的周期,以數據去驗證發生不安全事件的蓋然性,這里重要的是要將所有由小到大,無論有無后果的違章、隱患、事故等等不安全事件統計,并標記事件、按性質分類、聚類,抓取標簽,在長周期中發現規律時間周期的規律。根據時間規律和標簽來提前采取預警措施,包括提前培訓、提前警示來提升員工的警惕性,使人員工作更為謹慎和緊張,破除慣性和固化思維、消除懈怠狀態。
二是破除“面子”文化和“老好人”思想
安全從來不分大小,安全管理下透明是最好的交代,當前安全事情頻發,受KPI的考核、輿論的影響,事發時多要考慮如何降低輿論影響,而不是應對情景、承認錯誤、及時回饋的正向公關。
長期的隱患可能導致違章,違章可能引發事故等等,安全管理不能抓大放小,尤其在利用大數據方法去做安全預防時,更需要對安全相關的事件進行全面記錄和不分大小的統計分類。而這要求對任何小的安全問題都不能隱瞞,不可包庇,更透明及時的上報。
三是強化演習、案例分析培訓等感性培訓
事在人為,強調人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的核心更是圍繞人員去延伸,長周期下人員缺乏對不安全事件的感性認識,常常主觀懈怠的以為不安全離自己很遠。而強化演習和案例分析培訓,一可以實現對異常事件的情景處置能力,判斷力和不斷修訂完善預案制度,二可以提升員工對于不安全事件的感性認知,從態度上引發對所處工作環境的敬畏與重視。通過大數據挖掘出時間規律,在不安全事件預測的節點前,強化演習、案例分析、培訓和警示,消除人員思想態度上的懈怠。
更高度地重視安全檢查,更精心地組織安全檢查,更精細地推進“三基”建設,更及時地報送信息,構建長效的安全管理機制,收緊安全管理約束的圈子,提升每一個員工對于安全敏感性和重視態度,在新形勢下安全問題從未樂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 踐行當代民航安保青年責任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