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國大飛機仍用老式材料無法與歐美競爭

概念圖:中國商飛集團正在研制的C919型客機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7月1日報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歷史相對短暫,目前還無法夸耀自己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巨大成就。雖然公司已經制訂雄心勃勃的宏偉計劃,并在盡最大努力實現這些計劃,但是由于受各種因素的限制,ARJ21和C919國產大飛機項目進展緩慢,公司發展任重道遠。
俄媒稱,最近5年來,中國商飛組建科研所設計民用飛機,成立科研所專門從事現代技術研究,而且現在已經擁有自己的飛行試驗中心和技術支持部門,準備向新飛機用戶提供全面服務。另外,中國商飛還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南部區域繼續建設未來民用飛機總裝車間。所有這些基礎設施預計都將迅速建成,從而使中國商飛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飛機制造巨頭。
專家指出,中國商飛善于制造驚喜,特別是在每年的國際航空航天展期間。去年6月中國商飛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與國際航空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展開在C919窄體飛機制造項目方面的合作。僅僅幾個月之后,中國商飛又在珠海航展上與當時的東方航空公司簽訂了幾乎相同的合作協議。近年來,中國商飛持續展示國產ARJ21支線客機和C919大型支線客機,但是各國專家和分析師較為期待的詳細信息卻較為保密。
中國商飛一位代表指出,最近5年來,中國航空制造商在發展C919和ARJ21項目方面非常困難,今后還要進行長達數年的地面和飛行試驗,還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專家們贊同這個觀點,認為中國商飛近年來在國產大飛機研制項目方面確實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公司應當盡快全部完成ARJ21支線飛機的認證工作,實現這項早在11年前開始的研發項目,之后全部集中有限的資源,進一步研發C919大型客機。分析師認為,對中國商飛來說,最重要的防止國產大飛機研制進程的繼續延誤,否則可能會損害自己在航空領域的聲譽。
俄媒稱,中國ARJ21客機總設計師陳勇去年11月曾經表示,飛機認證工作應當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2014年向成都航空公司交貨。但是稍后中國商飛在該型飛機認證上遇到問題,工作日程被迫調整,項目進程再次延誤。消息人士透露稱,ARJ21飛機的認證工作很有可能直到明年年底之前才能完成。造成項目工作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商飛,以及負責協調認證工作的中國民航局缺乏必要的經驗,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根據最新的可靠消息,目前在ARJ21客機認證項目方面,已經大約完成市場準入測試的70%,以及所有飛行試驗的60%。因此,鑒于中國商飛目前的工作困境,到今年年底之前,ARJ21客機的認證工作根本不可能完成。公司領導層宣布,今年將會展開幾個重要階段的測試,包括ARJ21飛機失速測試和最小逃逸速度測試。目前4架ARJ試驗樣品機在飛行試驗框架內總共完成了3500多個小時的飛行。現在中國商飛組裝線上還有兩架ARJ21飛機,相關組裝工作應當在年內完成。這兩架飛機原本計劃向成都航空公司供應,但是中國商飛代表透露稱,它們可能加入各種測試項目,以便加速飛機認證工作的進展。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證實,公司已經向中國商飛交付了10臺CF34-10A發動機,正在ARJ21飛機認證和飛行試驗項目中積極使用。自ARJ21飛機2008年首飛以來,截止到2013年3月底,通用電氣的發動機總飛行時間已經達到6400小時。為ARJ21客機供應航電設備的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代表表示,飛行試驗工作較為緊張,為完成最后階段的飛行試驗項目,公司還向中國派出了工程師,提供所有力所能及的幫助。
俄媒稱,盡管ARJ21飛機試驗進程眼看就將結束,但是中國商飛仍在對個別項目進行調整,比如根據試驗結果改進了飛機起落架。現在ARJ21項目主要供應商暫時無法確切地指出,這種客機的認證工作具體會在什么時候結束。通用電氣公司領導層表示,目前公司正和中國商飛共同努力,推進客機飛行試驗和認證項目的進展,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無法準確指出飛機認證進程完成的具體日期。
分析師認為,ARJ21飛機認證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嚴重阻礙了中國商飛簽訂該型飛機新供應合同的努力。而且一旦項目繼續延誤,可能會對C919項目的命運產生消極影響。因為潛在用戶可能會對中國商飛失去信心,放棄購買這種新型窄體飛機。
目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和中國民航局聯合推動ARJ21的認證進程,美方不僅準備對這種新型支線客機進行認證,還將檢驗中國民航局進行類似認證的能力。由于中國民航局代表必須參與飛機的準入認證,因此在協調測試時間方面也會面臨困難。另外一個嚴重問題在于,中國商飛人才資源有限,參與ARJ項目的許多工程師和設計師還得同時為C919項目努力。顯然,ARJ項目進程進一步延誤,可能會對C919客機的研發產生影響。
俄媒稱,許多專家質疑中國C919客機項目的8年研發時間表,盡管與其技術類似的龐巴迪CSeries飛機研發時間只有6年。在C919飛機首飛時間推遲一年之后,專家們的質疑更加強烈。最令專家們驚訝的是,中國商飛拒絕在機身生產中使用現代化高科技材料,畢竟只有這些先進材料才能讓C919在波音737和空客A320等競爭對手面前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波音和空客飛機的機身都是幾十年前研制的。現在,C919實際上幾乎不再擁有任何優勢,因為中國商飛數月前拒絕在C919客機中翼制造中使用合成材料。而且遺憾的是,中國商飛對此決定沒有做出任何詳細的解釋。
盡管對C919項目進行了調整,中國商飛仍然堅持在2016年交付首架新型飛機的計劃。但是專家們認為,即便能夠順利向用戶交付首架飛機,預計時間也不會早于2016年底。根據計劃,C919應當在2015年第二季度首飛,比最初計劃的時期晚了一年。至于飛機下線日期,應當在2014年12月。還要指出的是,根據最初的時間表,C919客機開始飛行試驗的日期推遲了兩年。現在研制商必須在18個月內完成所有必要的研發項目。雖然中國商飛已經準備好了C919飛機的測試臺,但是至今尚未配備未來客機將要使用的設備,這再次證明項目進程的緩慢,而用于組裝和生產C919飛機的車間同樣處在建設階段。
俄媒稱,專家們對C919項目進程的延誤并不驚訝,因為早在2008年就已暴露出了一些跡象。當時中國商飛正在選擇相關供應商和簽證合作合同,一些規定期限開始延誤。到了2011年中期,項目進度的落后已經相當明顯。現在中國商飛決定改用普通鋁材代替合成材料制造C919客機中翼,其他機翼同樣使用已有幾十年傳統的鋁材,從而使其對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競爭優勢喪失殆盡。另外,公司至今還在考慮機身制造的材料使用問題,目前的侯選材料之一是比普通鋁輕、但是價格更加昂貴的鋁鋰合金。專家們認為,中國商飛未必會決定使用這種材料,因為中國工程師可能難以在民航局認證這種材料。
分析師認為,C919將不具備最佳氣動布局性能。中國商飛要想增加項目優勢,必須大量使用最為先進的設備,公司目前正在為此努力,包括航電設備和CFM動力裝置在內的大部分設備都將由西方公司供應。毫無疑問,在此方面,使用合成材料能夠幫助中國商飛實現這個目標。早在今年1月設計師計劃生產C919客機中翼時建議使用的正是合成材料,但是公司最終選擇了鋁。因為對于研發經驗不是特別豐富的中國商飛來說,使用合成材料可能過于冒險。一些專家認為,使用合成材料的中翼只有在外國專家幫助下才能制造出來,而這將會大幅提高飛機造價。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