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萬億市場 亟待人才培養
徐僑唯 制
4日,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舉辦的“通航與媒體交流論壇”在北京舉行。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未來我國通用航空市場將有5萬架以上的市場需求,單整機就有1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但與之對應的是,我國通用航空從業人員只有11000人,相比之下美國通用航空的相關人員達120萬人,其中飛行員達63萬名,人才匱乏將成為通航產業發展的最大掣肘。
通航領域存萬億市場
上海宜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裁辦公室助理陳斌在論壇上稱,我國人均GDP其實已經超過了6600美金,具備了通航大發展的經濟條件,預計未來低空空域全面開放以后,將會有5萬架以上的市場需求。以每架平均2000萬人民幣計算,國內將有1萬億元的市場。“未來幾年通航飛機的保有量增速將會超過25%,到2020年我國通航飛機保有量將突破9000架。”陳斌預測。
企業人士對此也表示贊同。重慶直升機投資有限公司人士坦言,通用航空產業在工農業生產以及其他領域,有著地面機械和人工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資通用航空產業1元,可以帶動7元以上的經濟增長。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則表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共有通用航空飛機1654架,只有每萬人擁有0.013架的水平,是全球水平的2.1%,中國通航市場潛力巨大。
人才短缺是最大瓶頸
陳斌認為,我國目前發展通航產業,人才短缺無疑是最大的瓶頸。據他介紹,當前,我國通用航空從業人員超過11000人,空勤人員僅占16%,相比之下美國通用航空的相關人員達120萬人,其中飛行員就有63萬名,巨大的數字差距凸顯了我國通用航空人才的嚴重匱乏。
“未來5年,中國通用航空飛行員的缺口約為3000~4000人,至2020年通航飛行員的缺口將達2萬人。”陳斌說,目前我國培訓機構較少、培養能力十分有限,每年培養2000~3000名飛行員,且絕大部分將進入民航運輸公司。此外,在整個產業鏈條上的設計人員、運營和管理人員、地勤、技師等人才也嚴重短缺,急需培養和補充,比如,飛機維修人員需要經過5~10年的實際經驗培養才能成型。
企業聲音
重慶通航產業將借鑒筆電
重慶直投:未來重慶通航產業將按照“整機+配套”的垂直整合產業發展模式,在世界范圍內重組、利用航空領域的各類優勢資源,通過并購、合作等手段,引進先進技術、優秀人才,面向國內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與此同時,提高零部件配套能力,吸收核心零部件企業落戶。
重慶皮拉圖斯:將借鑒重慶筆電產業發展路徑,走“整機+零部件”垂直整合方式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未來發動機、零部件等生產都將逐步實現“本地化”,形成通航研發、運營服務、教育培訓、航空展覽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波音終獲準向伊朗出售商業飛機部件
- 下一篇:國產首型會飛的船 起降無需機場設施或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