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新政在即 仍面臨“產能過剩”
據媒體報道,近日,備受矚目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已成型,正在征求各方意見,待修改完善后將擇日下發,這將對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帶來重大利好。不過,在近日于石家莊市開幕的2014中國通用航空運營應用飛行大會上,與會專家提醒,在政策放開的基礎上,我國通用航空業還面臨頂層重視不足、基礎設施缺乏、制造業和運行業以及服務業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如不加以重視,通用航空業將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 ⊥ㄓ煤娇站骄常壕拖褓I了車,但沒有路
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說,通用航空產業主要涉及制造業、運行業和上下游服務業,目前制造業已經率先發展,全國上了很多通用航空的生產線,生產各種類型的小型飛機,但是運行業和服務業還沒跟上,這造成了很多現實問題。
“目前我們的通用航空業處在這樣的狀態:(買一架私人飛機)就好比你買了輛車,想出門但是沒有路,有了路以后又堵。你想找個地方休息吧,沒有服務區,想加油又沒有加油站,車壞了也沒人給你修。又或者,開車你不會,請個人給你開車吧又太貴,要花好多好多錢。那么,你還會去買這個車嗎?”吳桐水說。
70多個機場和1.8萬個機場
他表示,目前通用航空產業面臨的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要發展運行業,簡單來說就是要開發出小型飛機的市場需求。
“現在全國一共只有70多個通用航空機場、200多個起降點,而美國是1.8萬個機場。我們幾乎沒有飛行服務站,沒有人給私人駕駛者提供氣象情況。”他認為,如果運行業不發展起來,會與制造業形成一對矛盾,通用航空產業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危險。從發展的角度,要實現制造業、運營業和服務業均衡的發展。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分黨組書記宋慶國也提到了通用航空發展所面臨的種種現實問題,呼吁加強頂層政策設計。
“全國的通用機場中,達到2B等級標準的、正規運營的非常少。機場的審批權限只是下放了立項權力,空域的審批、飛行程序的審批還是相當繁瑣,低空空域管理的管制手段也較為落后。除此,通用飛機目前絕大部分還是燃燒航空汽油,產量有限,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以我們的華北公司為例,這個地方交通已經算比較便利了,但是運到我們公司也已經達到2萬元/噸左右了,這樣的成本使用戶很難低成本地享受我們的飛行服務。所以,在政策放開的基礎上,還需加強頂層設計。”宋慶國說。
通航制造業呼喚商業模式創新
由于通用航空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產業,對于企業來說,如何開辟市場需求和創新盈利模式是一個新的挑戰。
一位與會專家表示,目前這一產業的市場需求釋放仍然不夠,EMS、低空旅游、通用飛行等領域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運營起來難以盈利。然而,通航業務量增長緩慢,而航空器的生產數量大幅增長,必然會造成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盈利難度加大,預計未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牌,只有擁有固定盈利模式、在行業有一定統治地位的生產企業才能夠生存下來。
吳桐水則表示,在盈利模式創新方面,企業應重視運行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在通航全產業鏈中,制造業的利潤較低,而圍繞制造業和運行業的服務業環節利潤率最高。目前全球一大新趨勢是服務性制造業,“比如造筆記本電腦,不是在造的過程中賺錢,是在服務過程中賺錢。”因此,除制造業外,通航企業應高度重視運行業和服務業所帶來的高附加值。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