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搶占通航產業新高地
10月14日,作為2014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2014中國(綿陽)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川召開,為科博會拉開序幕。來自軍、政、產、學、研各方的10余位行業翹楚圍繞通航產業發展實踐激烈討論,為通用航空發展建言。
通航產業市場廣闊
“通用航空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美國通航連接5000多個社區,每年載運1.66億人次旅客,飛行2700萬小時,產生10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澳大利亞通航有700家運營商、4700名員工,10年前營業額已達8億美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說,發展通航有助于中國成為航空強國。如果通用航空形成“小飛機運輸系統”,將達到4倍于高速公路的速度和效率。這一系統聯結城市近郊、農村和偏遠地區,可以在地區航空公司之外形成第三種國家航空運輸力量,以提高航空運輸能力,緩解高速公路和樞紐機場的擁擠現象,構建快速交通運輸新模式。
根據市場預測,我國到2017年需要通用飛機5000架以上,有關方面估計2020年我國通航飛機將達到10000架左右。劉大響表示,作為民航運輸業新的發展戰略,通用航空被認為是人類高速交通運輸的“第四次革命”。
巨大的市場需求醞釀著廣闊的前景,但是就目前發展而言,我國的通用航空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副總經理程旗提供了一組數據,2010至2011年,我國通用航空器數量增長15%,作業量大幅提升300%;2012至2013,航空器增長25%,作業量卻只提升了4-10%,兩組數據未成正常正比增長。在其看來,我國通航產業的發展現狀中,短期發展與長期發展不協調。
北川搶先開建產業園
在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集聚方面,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原管委會主任金乾生建議,首先是打造以通用航空為特色,集戶外旅游、休閑、運動、商務文化為一體的產業聚集地;其次是通過通用飛機組裝、制造、維修、改裝,通用航空銷售、培訓,通用航空旅游、休閑等,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再次是打造航空小鎮,飛行者、航空愛好者聚集的地方;最后是建設通用航空機場,用于飛機起降、加油、保養等。
事實上,在四川綿陽,就有這樣的一個通用航空產業園。據綿陽科技城(北川)通用航空產業園管委會書記張偉介紹,依托綿陽科技城強大的科技實力,北川通航產業園要走的是差異化道路,園區起步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5年內計劃達到15平方公里。機場按照通用航空一類機場規劃設計,總投資3.59億元,建設一條長1000米、寬30米的跑道和長1000米、寬15米的滑行道,可起降大部分輕型通用飛機。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發展機遇,北川通航產業園著力打造“一中心、五集群、一小鎮”的產業模式,“一中心”即:通用飛行器、航空發動機、北斗導航及空管設備等系列研發中心,“五集群”即: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輕型飛機、北斗空管系統、運營培訓、旅游服務“五大”產業集群,“一小鎮”即:建設成為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示范性通航小鎮。預計到2020年,園區將聚集5家以上研發企業、8家以上制造企業、10家以上運營培訓企業,產值有望達到百億以上規模。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