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航以寬體機戰略克服空域瓶頸前景看好
空中客車公司有關負責人21日在京表示,中國民航亟須推動寬體機戰略,以應對20年內成為世界第一大民航市場對空域資源的嚴峻挑戰。
空中客車公司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埃莫森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是領導未來全球航空市場增長最重要的因素,在今后20年時間里,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民航市場已是業界共識,但中國民航發展受到很多因素制約,最主要的是空域緊張、機場擁堵和飛行員短缺。增加寬體飛機數量來執飛短程航線,能節省空域近30%,意味著每日可減少2100架次航班,用更少空域來運送更多旅客,還可以每年節約40億美元燃油費用。
目前我國12%短程航線由寬體飛機執飛,如果保持這一比例的話,2022年起降次數將增加將近125%,這幾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必須用寬體飛機替代窄體飛機執飛客流集中的樞紐航線。
我國民航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民航的旅客運輸量增幅超過11%,但全國有將近20個機場受到航班時刻限制。這20個機場占我國民航旅客運輸總量的75%。高峰時段,這20個機場一半飽和。2022年高峰階段,這20個機場將全部飽和。
民航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每天有80班次短程雙通道航班。2013年,這一數字增加到近1000個班次。到2022年,我國將有62%的寬體飛機用于執飛短程航線,也就是需要新增274架用于短航程運營的寬體飛機。
空中客車中國公司總裁陳菊明表示:利用寬體飛機執飛國內航線,是有效緩解中國民航發展瓶頸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之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