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發起低成本航空聯盟 亞航、春秋航空表態暫不加入
CFP 供圖 許文婕 制圖
1月18日,海航系四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聯合發起的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優行聯盟在香港正式成立,海航集團的低成本航空野心初現。
該聯盟成員包括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以及烏魯木齊航空。聯盟成立后,將致力于通過成員間相互合作,利用各自樞紐門戶的優勢和豐富的航線網絡資源共同優化航班時刻銜接。除了提供更多元化的航線選擇外,聯盟成員將會攜手實現航線網絡無縫接軌的方針,積極簡化機場中轉程序。
“我們正在整合飛行網絡,將于2016年連接多個城市。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獨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加入優行聯盟,我們將會推出更多航點,航班,以及低票價優惠。”優行聯盟方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在國內大型傳統航空公司中,海航在低成本航空領域屬于“先行者”,其旗下的西部航空、首都航空等相繼轉型低成本航空。而這一次設立低成本航空聯盟,也彰顯了海航在低成本航空領域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
不過,時代周報記者通過采訪發現,低成本航空公司對于加入該聯盟并不十分積極。1月21日,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還不考慮加入優行聯盟。并且,目前優行聯盟也未曾與春秋航空接洽過。
那么,海航借優行聯盟布局低成本航空能否奏效?
4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聯手
由香港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香港快運航空聯合位于昆明的祥鵬航空、位于烏魯木齊的烏魯木齊航空和位于重慶的西部航空,發起的優行聯盟,其機隊總規模為67架,覆蓋85個亞洲熱門旅游目的地以及168個城市,將包括從拉薩到東京、哈爾濱到普吉島的航線網絡連接起來。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認為,海航之所以成立優行聯盟,一是想把低成本航空產品做得更加精細化,有更加清晰的地位,區別于全服務航空滿足不同的消費者;而是通過聯盟的形式,形成更加吸引眼球,更有震撼力的品牌效應。
按照規劃,優行聯盟將通過聯盟成員的航線網絡,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直航及接駁航點的飛行服務。包括更方便的航班時間表、無縫連接中轉航班及優惠票價。
不過,優行聯盟的航空公司不會合并為同一品牌,每家優行聯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將保持獨立運作,并繼續自行制訂各自的航班時間表﹑票價及所有營運決策。
香港快運航空總裁馬志敏將擔任優行聯盟首屆董事會主席,其后主席一職將由各合辦的航空公司總裁輪流出任。該聯盟的日常管理和營運將由馬志敏、香港快運航空行政總裁安浩恩、海航系四家航空公司代表及新員工負責。
優行聯盟方面表示,聯盟最初將以國內為重心計劃擴展到全球,并發展成與全服務航空聯盟相似的聯盟。
除了整合飛行網絡,各低成本航空公司成員亦就聯盟的客戶接觸點,如品牌定位,產品組合,條款及細則等進行磋商。“我們也正在進行系統整合,力求將來讓旅客輕松方便地預訂優行聯盟內的航空公司機票。”優行聯盟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安浩恩稱,聯盟目的是擴大服務范圍、降低運行成本及機票、整合航線,以及建立統一訂票系統,預計今年上半年會推出有關訂票系統。
不過,優行聯盟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網絡擴展計劃將一如以往地按各自策略而獨立擴展,以確保他們將繼續聚焦于其本地市場的發展。各低成本航空公司亦會調整其網絡為優行聯盟提供更完善的飛行網絡。
加速布局低成本航空
海航系成立低成本航空聯盟,其在低成本航空領域的野心不言而喻。
香港快運、西部航空、祥鵬航空和烏魯木齊航空,是海航在整個低成本領域的大部分兵力。
西部航空于2013年6月正式宣布轉型,當時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對此的解釋是:中國的廉價航空時代已經到來。緊隨西部航空之后,香港快運、首都航空紛紛推進低成本航空轉型。
從上述發起低成本航空聯盟的四家航空公司來看,海航集團看重中國中西部航空業的發展空間。不過,優行聯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各航空公司為獨立品牌,將會繼續采取獨立管理和操作模式,并專注于各自的本土市場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海航還曾經宣布,將以4.5億美元購入巴西低成本航空公司藍色航空23.7%股權。被收購方巴西藍色航空,擁有145架飛機的機隊規模,以航點數目計算可以算是巴西最大的航空公司,每日有逾900航班來往超過100個地點,占巴西航空市場每日離境航班約1/3。對于今年洲際航線開辟也停不下來的海航來說,藍色航空的加盟,也是對其航線網絡的有力補充。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指出,目前海航具備低成本航空的野心卻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海航成立低成本航空聯盟還是想與一些規模較大、較國際化的低成本航空來合作,以彌補它在網絡航班量上的不足。
優行聯盟的挑戰
目前,全球航空市場上主要有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和寰宇一家三大航空聯盟,招募的會員主要為全服務型航空公司。
據報道,星空聯盟將吸收低成本和混合型航空公司加入其航空網絡。不久前,星空聯盟宣布,將于2016年三季度吸收南非芒果航空公司加入聯盟網絡。這是首個低成本航企加入三大航空聯盟。
星空聯盟首席執行官馬克·施瓦布表示:“我們看到航空公司全服務與低成本這兩種運營模式之間的融合。與此同時,客戶也向我們反映有些必要的市場我們的航空網絡并沒有覆蓋。非洲是目前我們正在重點開發的市場。現有成員航企的網絡版圖未能覆蓋,因此新伙伴的加入可以擴大我們的網絡,為旅客提供更多的選擇。”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可以,低成本航空公司或會傾向于發展成熟、航線網絡布局較為密集的航空聯盟,這意味著優行聯盟將面臨挑戰。
事實上,2010年初,捷星航空曾經與亞洲航空在澳大利亞悉尼簽署協議并共同宣布,作為亞太地區兩家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將組成世界上首家低成本航空聯盟。該聯盟的宗旨在于降低運作成本、共享資源以保證兩家航空公司均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穩定持久的低價格機票。
最終,捷星航空與亞洲航空組建低成本航空聯盟的計劃并沒有如期推進。直至優行聯盟的正式成立,才有了全球首家低成本航空聯盟。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采訪了亞航中國市場公關總監王彬,他表示,在亞航成立不久之后,就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或者是其他航空公司想與亞航結盟,或者以代碼共享的方式來運營,但是由于操作層面的一些技術性原因,并不太容易達成。此外,當時市場對低成本航空的認知度還是非常低的,人們對它的模式并不太理解,與一些航空公司在服務理念和模式上還有一些差異,存在不太能融合的地方。
王彬認為,優行聯盟也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目前在國內低成本航空領域還是剛剛起步,處于摸索階段,整體是競爭大于合作。因為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間沒有太多復雜的業務合作,所以優行聯盟在吸引其他低成本航空方面沒有太大的優勢,尤其隨著低成本航空的國際化擴張,加入三大航空聯盟將會更加有利于國際化布局。”李曉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據安浩恩透露,現正與不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商討,期望今年最少吸引2-3個新成員加入。
而時代周報記者通過采訪得知,目前低成本航空對于加入優行聯盟并不十分積極。王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 亞航方面未有這方面的消息;而春秋航空董事長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還不考慮加入該聯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