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海南航空如何堅守安全底線
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連續安全運營23年,累計安全飛行500多萬小時;2015年,獲得民航局授予的“飛行安全五星獎”……多年以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份關于安全的高分答卷。
自1993年5月開航以來,海南航空通過持續進行系統安全建設,加大安全投入與技術創新力度,踐行安全文化,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從文化到制度、從機械到人員、從防控到治理的完整安全體系,有效保證了飛行、運行安全,牢牢堅守住了安全底線。
建章立制 構建系統安全
在海航成立之初,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就曾在大會上強調,安全是海航的生命線和高壓線,是永恒的主題。23年過去了,這一理念已融入了海航人的骨子里。
“從開始到現在,海航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也是最重要的服務。”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總監魏長榮說。
對于技術密集的民航業來說,確保安全并非易事。最精密的機械產品也有失效的可能,最認真的人也不能保證不犯錯誤。安全管理除了盡可能減少機械失效和人為差錯的幾率外,更重要的是構建強有力的系統安全,以防止偶發錯誤釀成嚴重的事故。“系統安全”的理念在海航的安全工作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風險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構建強有力的系統安全。”魏長榮告訴記者,“海航圍繞‘安全政策、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安全促進’四個核心,摸索和打造出了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了海航的安全運行和健康發展。”
SMS安全管理系統是國際民航組織倡導的管理安全的系統化方法。2005年,海航率先引進SMS系統,成為民航局確定的SMS建設試點公司。在魏長榮看來,SMS系統對于海航安全工作至關重要:“SMS系統強調全方位、全過程,涉及安全運行的方方面面,不是某一個單位或者系統單方面的提高,它要求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領導重視,員工不重視,安全等于零。”
海航嚴格、持續地開展了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打破了傳統的事后安全管理模式,積極推進前置性系統安全管理模式。最終,海航SMS系統經過運行實踐,通過了民航局的驗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后果類安全事件的發生。
海航建立起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包括公司層面的安全管理委員會,部門層面的安全行動小組,以及班組層面的安全小組。其中,安全管理委員會是海航安全管理與督察的最高領導機構,負責制訂公司運行安全、安保等相關政策,評審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狀況,同時以季度、年中、年度的形式分別組織召開安全會議,分析當前的安全形式,發現安全隱患和存在的問題。通過紅黃牌制度和約見制度,有效化解安全風險,維護公司持續安全。
當國內外民航發生飛行事故或嚴重不安全事件時,海航安委會會立即組織召開安全專題會議,對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分析和利用,避免類似問題在海航發生。對公司內的不安全事件,會進行事件還原、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實整改并檢查效果。
此外,海航一直重視對核心風險的管控。在生產運行中,梳理出了航空安全管理九大核心風險,建立了《航空公司核心風險管控規范》,明確具體管控目標,建立科學的數學模型,監控各風險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當出現異常趨勢時,立即進行預警并評估糾正。
海航安監部總經理何志強舉了一個例子,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出現冰雹天氣,當時很多航空公司有飛機還在近著陸或起飛,當時海航所有的飛機都停留地面,自覺接受安全檢查。海航對安全標準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同時,海航堅持推行以“結果與過程”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海航人相信“因為我們重視結果,因此我們應關注過程。如果過程不能把握,那么結果將難以預料。”
不斷創新 實現安全常態
近年來,海航國際化發展迅速,尤其在2015年新增國際及地區航線12條,是其新增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在進行自身規章制度建設的同時,海航還不斷踐行國際運行標準和安全管理辦法,積極采用先進的新技術,為海航提高安全管理能力、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提供了深層次的動力。
“民航業是高度國際化的行業,海航一直十分重視借鑒國際行業經驗,對接國際行業標準。經常參與國際民航會議和事務很重要。”何志強說。海航是IATA、FSF的注冊會員,定期參加IATA及FSF的各種會議,與IATA交換分享全球地面航空安全信息,還會保持對FAA、CAA、EASA等機構的關注。E-IOSA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制定的為國際認可和接受的航空安全標準,旨在檢驗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航空公司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的能力,計劃在2016年在全球才強制實施。2015年海航主動申請E-IOSA審核,接受IOSA認證機構更高標準的安全審核,最終以零不符合項的成績圓滿通過。安全績效管理是國際民航組織最近推行的一項安全管理措施,海航再一次申請成為民航局中南地區的試點。通過研究與借鑒,構建了獨具海航特色的安全績效管理模型:通過運行概況、安全結果、核心風險和關鍵環節四個維度展示公司安全狀況的安全地圖。
技術創新方面,海航運行控制部近年來開發出了HORCS系統(運行風險管控系統)。據運行控制部總簽派師周志軍介紹,HORCS實現了“準備—放行—預警—監控—后續分析—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有效實現了航班風險的實時監控和輔助決策等功能,為簽派員及飛行員實時決策提供較為客觀的依據,降低了人為差錯發生的概率。
隨著機隊規模的增大,飛機重著陸和起飛降落非精密進近時發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也越來越大。為此,海航在73NG機隊中進行了EGPWS(增強型近地警告系統)高度呼出菜單的改裝,增加了一個在5英尺處的呼出提示,有效改善了飛機重著陸的問題。
飛行訓練是飛行安全的基礎。海航借鑒國際航協CBT/EBT理念,以飛行員核心能力勝任為訓練目標,以各種運行情景為訓練素材,以教員為關鍵點,從訓練內容、形式及檢查標準等方面進行全面梳理,切實提升了飛行訓練質量。為加強飛行關鍵崗位人員資質管理,海航建立了《飛行員資質管理雙防火墻制度》,形成了“公司—集團”雙層訓練資質防火墻。海南航空股份公司負責公司飛行員技術轉升標準的建立和執行,海航集團安委會負責審視公司的飛行技術管理委員會及相關訓練組織的技術管理體系工作開展情況,對各公司副駕駛、機長、教員和檢查員的訓練與聘任情況進行審核、調查、抽檢。同時運用國際航協的CBT/EBT理念,以教員為關鍵點,從訓練內容、形式及檢查標準等方面,切實提升了飛行訓練質量。
扎根文化 打造安全保障
企業文化是一家企業賴以發展的靈魂。在海航的企業文化中,安全文化始終是公司安全管理的精神支柱,提供了安全發展努力的方向。海航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誠信、愛心、紀律、責任、公正、溝通和學習。
“通過安全建設多年來的積累,海航創造了全員參與的積極的安全文化,七大核心內容將安全的紅線意識、底線思維融入到了員工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落實到每一個航班的每一次起落動作中,真正實現了用安全文化指導安全生產,做到自覺自律、自查自糾。”魏長榮說。
具體到安全工作中,誠信文化要求員工實事求是、主動報告;溝通文化鼓勵員工報告任何不安全或需要改進的事件,鼓勵管理者與員工、專業與專業、公司與外部的雙向交流;愛心文化關注員工勞動保護,強調生產經營活動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通過EAP心理咨詢師活動,保障員工心理健康,體現了對員工的真情服務;責任文化包括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管責任、崗位責任。在海航公司政策中,明確規定了各單位在日常安全生產方面所承擔責任的類型,確保安全管理成為所有管理人員和雇員的主要責任。
紀律文化在海航安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涵蓋了安全紅線意識和“嚴”字當頭的安全意識。正如魏長榮介紹,海航對違反安全文化的現象堅持‘零’容忍,做到嚴格紀律,嚴格落實。
“嚴”字體現在執行紀律、日常訓練、紀律作風、安全意識、獎懲等方方面面。海航嚴格執行《海航集團飛行違紀處罰標準》,在駕駛艙管理、穩定進近、航前禁止飲酒等方面劃定了“紅線”,對違背紀律的事件零容忍。并制訂嚴格的管理政策及有效的檢查手段,加大力度打擊違章行為,提升員工安全規章操作意識。在飛行員進行模擬機飛行訓練的過程中,海航進行全程的視頻監控,發現偏差立即進行糾正。海航每年對機長進行嚴格的資質排查,對于技術、作風不符合要求的,取消機長資格。
通過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創新安全管理手段、不斷充實和踐行安全文化,海航在安全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在海航人來看,安全沒有終點,下一步海航將向著“飛行安全鉆石獎”邁進,用良好的安全成績為海航打造世界級企業和品牌奠定基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