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第三大航空承運人爭奪戰6月開打?
客觀地說,在說國內航企的時候使用四大航并不準確,不是說要論資排輩,而是因為從機隊規模和航線網絡上看,排名第四的海南航空和三大航都有不小的差距,海航在三大航之外的航空公司中占據領頭羊的位置沒有問題,和三大航并列就有些不夠客觀。
但是呢,海航和其他的擁有100架以上飛機的第二梯隊航企還不一樣,它寬體機數量多,并且在12年前就開通了洲際長航線,更為關鍵的是,在一些領域,它確實已經可以和三大航比肩,比如TOA馬上要談的方面,所以把海航和三大航區隔開,也不正確,一來不利于讓后起之秀有動力成長,二來容易讓前輩迷失。
在歐美長航線上,海航已經和三大航比肩了。
這些年,國內航企在洲際航線擴張上的首選是北美方向,海航是當中進步最快的一家,2014年,海航在北美的航點也不過西雅圖、多倫多、波士頓、芝加哥這4個,而2015年其增加了圣何塞,2016年已經加上了洛杉磯,即將加上卡爾加里和拉斯維加斯,北美航點已經是8個了,雖然不像國航已經達到了8位數,但和東航、南航比毫不遜色的。
考慮到航程和經營的問題,在這一波北美熱前,國內航企的洲際航線主攻的是歐洲,也就是說三大航在歐洲方向的實力是相當強的,海航在歐洲發展也是走迂回路線,最先開通的布達佩斯已經停了,稍后開通的布魯塞爾、柏林都是其他航企沒有興趣開通的航線,而伴隨2014年開通杭州—西安—巴黎,2015年開通重慶—羅馬、北京—布拉格、西安—羅馬,海航的歐洲航點達到了7個(還包括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三大航中的國航是很多年的中歐航空市場第一大承運人,航點覆蓋了歐洲全境,尤其是在西歐和南歐有很強的航線網絡;南航則依托廣州、北京和烏魯木齊三個主要樞紐,開通了7.5個歐洲航點(伊斯坦布爾算是半個吧),而東航目前是擁有5個,以此來看海航已經在發力北美的同時,默默地拿下了中歐航空市場第三大承運人的位置。
這些年的東航有很大的變化,但是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使得其在洲際長航線上略微被動,歐洲方向也如是,但隨著2014年其開始引進20架波音777-300ER,并于新近宣布購買15架波音787-9和20架空客A350,其進擊洲際市場意愿強烈。
也就是這個6月,東航計劃在8天內(6月21日-6月28日)開通4條歐洲航線,將自身歐洲航點增加4個(圣彼得堡、布拉格、阿姆斯特丹、馬德里),9個航點的結果自然又把海航擠出前三,不過海航也不會輕易“退出”,6月10日,其將開通北京—曼徹斯特航線,歐洲航點將達到8個,而算上其早前申請的上海—布魯塞爾航線,海航的歐洲航線條數將達到10條(布魯塞爾、羅馬各為兩條),這樣的數量,南航會接著出招嗎?
讓我們一起等著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