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打開“國寶之窗” 體驗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體驗項目“國寶之窗”于10月31日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開禮,多位文化名人、匠人代表及媒體代表共聚“國寶之窗”,探討文化與手工藝傳承,見證大興機場新文化名片誕生。
全景式還原古代文人書房,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大興機場將核心區域價值最高的商業資源釋放出來,用來打造傳統文化沉浸式觀展體驗項目“國寶之窗”,以每三個月為一季進行展出。第一季主題名為“書房的秘密”,全景式還原古代文人書房擺設布局,以傳統木作家具布置整體空間,配以傳統匠作器具為軟裝,通過書畫文房、琴、棋、茶等四個主題空間闡釋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豐富多彩,從不同側面表現中國傳統文人文化的精雅和內斂。
展品包括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工制作的國寶器物。參觀者可走進古人書房,讀書品茶,撫琴作畫,與傳統文化零距離互動,感受古典書房意蘊。
國寶之窗的展品不僅僅是器物,更是每位手藝人的匠心之作,都是集中華文明之大成的國之瑰寶。
“作為新國門,大興機場不僅是連接世界的樞紐,更是對外展現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承載著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國家文化底蘊、文化自信的責任和使命。此次與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國寶之窗”中國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空間,正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歷史活起來,讓文化活起來的有益嘗試。”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副總經理郝玲在開禮儀式上表示,大興國際機場作為在現代國際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新地標,承載著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開設“國寶之窗”將為宣傳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貢獻力量。
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在開禮儀式上致辭,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投身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工作,組織并發起了“中國匠人大會”等眾多活動。“國寶之窗”作為沉浸式傳統文化體驗項目,將有效拉近旅客與傳統文化間的距離,向海內外旅客展示中國文化之美。
此外,在開禮儀式上,非遺制琴技藝傳承人周根虎、國家級龍鱗裝非遺傳承人張曉棟、琉璃設計師梁明毓等匠人代表,也針對傳統手工藝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著名作家蘇芩作為文化學者代表同大家分享了傳承中國傳統技藝的重要,同時表示將擔當好國寶之窗“推廣大使”的使命,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盡一份力。——匠心凝聚演繹千年真國寶,趣味互動助力傳承老手藝
下午14時,“國寶之窗”開禮儀式正式啟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副總經理郝玲、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網絡名人代表、匠人代表敲鑼禮成。
開禮儀式后,嘉賓們參觀了“國寶之窗”現場,通過近距離觀察制琴工序、觀摩傳統茶藝、體驗書法技藝等方式,與匠人代表進行了互動,親身感受展品的魅力,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
后續,“國寶之窗”展區將安排篆刻、扇面書畫、拓印、書法、制香和內畫藝術家親臨國寶之窗現場,通過展示創作過程、講解文化淵源、現場指導體驗等形式與旅客進行互動。并將繼續加強國寶之窗在知識性、演示性、傳播性、互動性等方面的嘗試和探索,邀請更多的手藝人來進行技藝表演、邀請更多的文化學者藝術家舉行講座賞析活動、常年性為來往路過的旅客提供文化藝術展示和交流服務等,讓它成為大興機場里的一個文化展廳、文化客廳、文化人的聚集地、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國寶之窗”不僅是傳統手工藝品的展示窗口,更是中華文明的展示窗口,將助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承載新時代傳播中華文明的時代重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峽機場:獲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機場10強”榮譽稱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