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機場:這位原總經理,曾開殲7飛過天安門參加閱兵
人物名片:
許忠偉,1956年出生,中共黨員,寧波鄞州人,先后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兩次,榮獲首批空軍功勛飛行員金質獎章,曾任空軍航空兵第三師副參謀長,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總經理。
愿做馭者駕長風
空軍建設發展60多年,經歷了5個歷史時期,我個人大致經歷了兩個時期:上世紀70年代后全面恢復與發展時期,以及90年代后的跨越式發展時期。
我是寧波鄞州人,1974年我18歲,一心想著當兵的我,意外被選中成為一名航空兵,那一年寧波地區僅招10人,我是鄞州唯一一名。帶著“天之驕子”的激動與興奮,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做得最好。
1979年,我駕駛著當時最先進的第二代殲-7戰斗機,在廣西南寧機場輪戰半年,經受住了戰爭的考驗,如今我們祖國已有了第五代戰機;
1981年起,我七進大西北,執行科研試飛任務,冒著生命危險妥善處置飛機帶啞彈著陸、空中停車等重大險情,出色完成導彈科研試飛等重大任務,如今我們國家已擁有世界先進的導彈;
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35周年時,我駕駛殲-7戰斗機超低空編隊飛行,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鄧小平同志等中央領導人的檢閱。
那是我第一次經歷如此重大的檢閱,心里充滿緊張——戰機一定要保持隊形的整齊,千萬別掉隊了。一轉眼,新中國即將70歲華誕,今年一定有更加盛大閱兵儀式,如果有機會,真想去天安門現場參觀。
我們現在櫟社機場的位置,曾為國民黨軍用機場,據《寧波市交通志》記載,1938年5月20日,中國空軍兩架雙翼重轟炸機由此起飛,抵達日本長崎、佑世保上空散發《告日本國民書》等反戰傳單。新中國成立后櫟社機場由東海艦隊航空兵部隊接管。1984年夏,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莊橋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當年11月16日莊橋機場開通歷史上首條寧波至上海航線,由此拉開寧波民航的發展史。
為有夢想乘飛翼
由于莊橋機場是軍民合用機場,限制了航班新增和加密,軍用飛機飛行時,民航不能飛。在寧波民航開通的次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準新建一個民用機場,1987年櫟社機場正式動工修建,1990年6月30日,寧波櫟社機場建成通航。
寧波的民航是軍民融合的產物,我的人生際遇也是如此。1994年轉業時,由于榮立過一等功,我有很多選擇,從國家直屬單位、到地方政府部門,但出于對藍天和飛行的熱愛,在眾多富有“誘惑力”的崗位中,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繼續與航空事業打交道——來到了通航四年的櫟社機場。
回想起來,我當時并沒有考慮太多,就是想把自己的專業和知識,用到新的崗位上。想著盡管不能親自執飛,但“落地”后的崗位,依然能同飛行聯系著,依然可以做許多事情,就很有干勁。
從空軍的廣闊天地,來到地方機場,并沒有讓我感覺天地小了,我一直對民航的發展充滿信心。雖然當時櫟社機場的規模不大,年旅客吞吐量才60幾萬人次,但到處是春天欣欣向榮的氣息。初建的櫟社機場單層框架式結構航站樓,僅有4036平方米,現在被作為航空貨站使用。2002年,投資7.7億元的T1航站樓投用,面積為老航站樓的十多倍,年旅客保障能力380萬人次。
伴隨寧波經濟發展水平和開放程度的提高,從1990年至1996年,櫟社機場旅客吞吐量以每年平均60%的速度增長,被國內同行譽為“航站四黑馬”之一,機場發展步入快速軌道,1996年,機場客流量一舉突破100萬人次,正式跨入國內繁忙機場行列。1997年,我們成功引進長城航空(東航浙江分公司前身),扭轉了寧波有機場沒有基地航空的局面。
櫛風沐雨勇馳騁
2005年4月1日,寧波航空口岸對外籍飛機開放得到國務院正式批準;同年12月,寧波櫟社機場的名字中,多了“國際”二字。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成為長三角地區繼上海、南京、杭州之后的第四個國際機場。
記得寧波首條國際航線是從大連經停寧波后飛往新加坡的航班,開通那天,南方航空公司一架A300-600型客機載著151名中外旅客從櫟社機場騰空而起,直飛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時,當時很多人的眼眶都濕了。
為了使寧波成為理想的對外開放航空口岸,機場在設施、設備建設方面先后投入上千萬元引進國際先進的通訊導航和航行管制設備;投資兩個多億延長跑道至3200米;斥資上百萬元設立了國際候機區對聯檢工作區進行了升級改造。硬件水平和保障能力的不斷提升,促使多家航空公司加盟寧波航空市場運營,寧波機場已經從過去主動找航空公司來飛寧波,變成航空公司主動找機場開通航線。
現在,以寧波為起點,北至海拉爾、西至烏魯木齊,輻射整個東南亞的航線網絡已基本成型,國內航線基本覆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熱門旅游城市,124條國內外航線可通達80個國內外城市,共有44家航空公司在寧波機場運營,其中東航、春秋航空和長龍航空在機場設立了過夜基地。
砥礪奮進再出發
2015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全面開工,主要新建11.24平方米的T2航站樓、5.5萬平方米的交通中心以及41.2平方米的停機坪等,較現有航站樓面積擴大2.5倍,停機位數量達到72個,將實現航空、地面快速交通和軌道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集成。
厚積而薄發。2016年,機場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10萬噸大關,貨運全國排名上升至24位,為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申報創造了基礎條件。2017年寧波機場公司正式歸屬浙江省機場集團管理,成為省機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機場的發展進入新時代。2018年寧波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邁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成為全國第33個、全省第2個千萬級機場。
雖然現在我已退休,但看到日漸崛起的T2航站樓,想到機場三期工程今年能投用,總是心潮澎湃。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交通強市建設,謀劃集空港、高鐵、地鐵、地面交通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工作要求,機場立即組建專業班子,迅速啟動總體規劃修編。如今,機場四期工程也開始謀劃,寧波人的藍天夢鵬程萬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劉紹勇:需打破進口核心技術“卡脖子”現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