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從50到150 我和飛機的浪漫旅行
B-6590
2009
“大家笑一笑,揮揮手,很好,再來一張……”那一年,川航迎來第50架飛機,作為紀念,機務兄弟們在機坪邊的空地擺好隊伍合影留念,從空中俯瞰,是數字“50”。
照片中的我們,青春洋溢,輕輕揮手。
B-305S
2019
轉眼,十年光陰已逝,2019年3月14日凌晨,B-305S/A321飛機輕輕落地雙流機場,這是川航的第150架飛機。
十年前,這珍貴的50架是由5架EMB-145飛機加45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構成,那一年,我剛剛參加工作不久,跟著我的師傅曹敏從事機隊技術放行標準(最低設備清單)制定管理工作。
師徒二人管理全公司50架飛機。信息化建設、軟件管理系統還完全沒有概念,所有工作全部手工完成。那時候的日子很簡單,沒有國際航班、沒有PBN、沒有全天候二類著陸、沒有數據鏈通信、更沒有電子化運行……高高原運行剛剛起步,最初的特殊運行放行標準——高高原放行的安全、科學化管理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慢慢摸索。大多數時候,我們只需按著廠家技術規范的更新,及時更新公司標準,倒也能按時完成。偶爾聽空客駐場代表描述一些新的軟件平臺,管理方法,但都似乎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物。
關于放行標準,有大有小。小到一個部件的機上安裝情況,故障容忍范圍,大到一項公司決策的實施。比如,公司是首批按121R5標準運行的航企,機組執勤時間和機組休息區是規章重點要求項目,從A320到A330再到A350,機載休息設施類型完全不同,必須按規章要求進行梳理,寫明各種運行情況下的休息設施放行要求。
關于放行標準,可以說很平凡,可卻又不凡,平凡到新飛機投入運營新增一個機號,不凡是因為能折射出公司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從50架到150架,從中短程到遠程寬體客機A330,再到今天A350帶來的革命化的維修、管理理念,看看我們今天的工作范圍,仍然是全公司機隊技術放行標準,卻再也回不去當初那種單純。
最初的高高原放行標準經過多年的沉淀,已經凝聚成川航特色管控項目,受到局方的肯定。種類繁多的放行管控項目靜靜述說公司這些年來上山出海、改革轉型的探索之路:A330國際放行標準、A350電子化運行放行標準、航行新技術放行標準、各種各樣的特殊運行條件下放行標準……放行標準還牽扯了飛機安全飛行的方方面面,比如,部件故障情況可能影響機組操作、影響飛機起飛性能、著陸性能。一個機型幾千條項目,容不得半點馬虎,須得小心謹慎仔細核對。
今天的情況很復雜,復雜到手工出品早已無法勝任,而是依靠先進的,國內民航首家使用的軟件管理平臺完成全公司機隊放行標準的持續更新。日子就在每一次新標準的制定中,在新的管理方式轉型中不經意的流過。這是屬于我的青春記憶,也屬于全體川航人,歲月銘刻出你的樣子,你從未曾老去,就在我們共同的經歷中,一路走來。
回首昨天,我忽然能明白今天是這樣的充實和來之不易。理解今天,我仿佛看見我們將有怎樣的未來。
農歷除夕這天,公司領導來到北頭基地勉勵大家“希望你們在2019年仍然一如既往地為公司的轉型改革做出貢獻”,大家合影留念。似曾相識的笑容,和煦的陽光,機坪上空引擎轟鳴,冬天的寒冷還未散去,但春天就要來臨,而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廈航:董事長與一名航空愛好者的“聯合夢想”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