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飛越65載 初心不變正青春
他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最大規模抗疫包機的執飛者,他是打造國內最大寬體上網機隊的創新者;他是中國民航首個IATA峰會兩度承辦方,滿滿國際范兒,他也是“四位一體”服務、支持進博會的民航央企,全情航空報國。他就是中國東航。
1957年1月9日,中國東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處飛行中隊邁出第一步,用僅有的7架飛機和28名飛行員、機械員、報務員首開航線,到2022年1月迎來發展65周年之際,東航已擁有超過760架現代化客機,當初篳路藍縷的團隊成長為規模與創新都領跑在國際同業最前列的現代民航企業。時光如梭,初心未改,東航正青春。

承英雄血脈邁向世界一流,賡續初心“跟黨走”代代傳
2021年,黨的百年華誕之際,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一稱號,折射出這家扎根在黨的誕生地的民航央企,踐行“央企姓黨”、始終賡續的初心。
65年前,東航前身首航之際,這支隊伍的第一任飛行指導員叫林雨水,曾經在抗戰期間駕駛戰機參加空戰89次、擊落日機5架;抗戰勝利后,不愿打內戰的林雨水進入中央航空公司成為民航飛行員,1949年參加“兩航”起義,是起義中唯一攜妻子、孩子一同北飛的飛行員。多年之后回顧起義往事,林雨水說:“我就一心一意跟著共產黨了”。這番言語,是一代代東航人不變的心聲。

第一代東航前輩們,使用的是由美制DC-3機身和蘇式螺旋槳發動機拼裝出的“革新型”飛機,開辟首批上海經杭州、南昌至廣州航線和上海經合肥、徐州至北京航線。此后,安-2、里-2、伊爾-14……這些世界航空史上赫赫有名的蘇制機型逐漸充實到民航上海管理處和升格而來的民航上海管理局。1974年,民航上海管理局迎來了首架噴氣式“三叉戟”飛機。
改革開放之后,這支機隊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腳步不斷加快。1983年,2架波音707客機在上海落戶,波音客機與東航首度握手;1985年,編號為B-2301的A310來到上海,空客飛機第一次亮相中國民航。
2009年,《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正式發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再度提速。這一年,東航與同城的上海航空聯合重組、攜手出發。2016月12月,東航與其主基地上海兩場,分別迎來了各自的第1億名旅客。繼英國、美國、日本之后,我國成為全世界第四個擁有年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航空樞紐的國家,上海成為倫敦、紐約、東京、亞特蘭大之后,全球億級航空樞紐城市俱樂部的第五名成員。亮麗的成績單背后,東航始終扮演著支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關鍵支點。
2019年9月25日,東航使用最先進的A350客機首航“北京大興-上海浦東”航線,在大興機場這座“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布局主基地,東航成為中國民航唯一在京滬兩大億級樞紐都作為主基地航司運行的民航企業。
今天的東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一代代東航人的頑強拼搏下,已經擁有國際主要航司中機齡最年輕、商業和技術模式領先的現代化機隊,其中既有波音、空客等國際著名機型,又有2020年12月開始運行的國產ARJ21-700噴氣式支線客機,航線網絡已可依托天合聯盟通達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1036個目的地,并躋身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之列。
民航改革領頭燕,新時代再創新紀錄
2021年6月9日,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被譽為“航空混改第一股”,這也標志著中國東航成為首家實現航空客運和航空物流兩項核心主業“雙上市”的國有大型航空運輸集團。
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在得改革風氣之先的主基地上海,東航一直緊握改革這把“金鑰匙”,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1987年12月24日,根據民航體制改革要求,原民航上海管理局分設為民航華東管理局、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次年6月25日,經過半年的內部試運營,東方航空正式對外開業。傳統管理局體制變為政企分開、管辦分離,東航改革歷程迎來重要轉折點。
從1993年10月東方航空集團成立,到1997年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香港、紐約三地上市;從2002年東航與中國西北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聯合重組,成立新的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到2009年東航與上海航空公司聯合重組,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協同作戰……10家曾經的獨立代碼航空公司向著東航百川匯海、融合奮進。東航每一個重要的改革節點,都成為邁上發展新臺階的起點,都標志著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持續增強。
2015年9月1日,東航與達美航簽約,這是我國國有骨干航空公司首度引入發達國家航空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2017年,東航又入股歐洲航空巨頭法荷航,再創我國民航央企重量級入股國際知名航空公司的先河。也是在2017年,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為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隨后,在2018年短短的100多天時間里,東航和同城主基地同行吉祥航空及其母公司均瑤集團,兩度開展重大資本合作,互相定增、互相入股,涉及金額達百億級別,用“股權+業務”的全面合作加快服務上海航運中心建設。2020年,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在集團層面引入增資資金共計310億元,成為股東多元化的央企集團。這不僅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中央企業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的“第一單”,也是東航集團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通過深化改革育新機、開新局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65載櫛風沐雨,從早年的軍事化管理,到此后的企業化運作,再到改革開放年代的公司化改革、股份制改造,直至新時代大力探索航空客貨運新的改革轉型和打造航空生態圈,東航的每一次改革,都持續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創新基因不變,邁向全球民航領跑者
2021年11月4日,首屆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北外灘舉行,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力量,東航不僅是國際航空平行論壇的承辦單位之一,還攜手20家中外航空業相關企業,在論壇上發布《全球航空業碳減排合作倡議》,展現出大國民航央企領跑探索“全球航空業可持續發展之道”的創新擔當。
從啟航開始,創新就是東航不變的孜孜以求。近些年來,東航在技術、服務、管理等多維度以創新驅動發展、用發展釋放創新活力,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廣。
2014年11月6日,東航與中國銀聯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可以實現機上信用卡即時支付的“空地互聯云支付平臺”;2015年11月12日,東航與中國電信合作,成為中國民航首家將機上wifi投入商業運營的航空公司,并后續打造起中國民航業規模最大、可以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寬體機隊。近幾年,東航更精心研發了“一張臉走遍機場”、“一張網智能體驗”、“一顆芯行李管控”的全流程智慧出行,并攜手國鐵集團開啟“飛機+高鐵”、“一個訂單、一次支付”的空鐵聯運新時代。
2020年,圍繞民航業轉入常態化精準防控下的復工復產,東航于當年6月首推“周末隨心飛”產品,形成現象級效應,有力提振全產業鏈復蘇和旅客出行信心,支撐國內大循環。
2021年,東航的“前程萬里”、“易享退”、“空中快線”、“一步到位”、“健康通行”等新服務新產品接連上線,獲得廣泛好評。當年9月26日,東航發布全新的“東方萬里行”會員體系,新體系中,“里程制”轉型為“收益制”、積分滾動有效不清零,又一次傳遞出東航以創新滿足人民對美好航空出行向往的追求。
如果說,在中國民航事業的早年成長中,東航主要是國際民航行業趨勢和行業規則的學習者、追隨者,那么在當下,隨著中國民航的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東航正逐步走向全球同業的創新者、領跑者,規則與趨勢的探索者、制定者。
2021年10月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宣布,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將于2022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國上海承辦第78屆國際航協年度大會(AGM)和世界航空運輸峰會。這將是有著“航空界聯合國大會”美譽的國際航協年會時隔十年之后第三次來到中國、第二次來到上海。更重要的是,在國際航協理事會成員中國東航的主動申請和據理力爭之下,國際航協自1945年創立以來,首次修訂章程的語言條款,新增中文作為官方工作語言,這是國際航協章程語言條款迄今唯一增加的語種。
2021年10月12日,圍繞民航業減碳愿景,東航執飛我國第一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在同期開啟的13條國內精品航線上,東航執行全國首批、總計約780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為逾百萬公里的航跡完成綠色飛行。近年來,東航還研制新能源車輛、推進民航地面車輛“油改電”,在亞洲首家全機隊用電子飛行包取代紙質航圖,并通過航路優化、APU替代、地面滑行優化等一系列舉措實現航班節油,為民航“雙碳”事業書寫精彩的“東航方案”。
祖國召喚隨時起飛,責任航程越飛越遠
“廣東省英德縣馬口造紙廠失火,參加救火的人員有12人重傷,急需血漿搶救。但廣東當地沒有血漿,需要從南京轉運。能否請民航飛機盡快運來?”1960年3月3日,一則來自廣東的求援信息,擺在了剛剛3歲的東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局飛行中隊面前。面對求助,民航上海管理局連夜抽調專機,安排優秀飛行員執飛。夜航航班帶著血漿抵達廣州,為傷員送去生的希望,成為東航在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擔當社會責任的先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當天,東航就轉入抗震救災的應急狀態,抽調8架飛機擔負救災運輸任務。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地震來襲,全國民航當時僅有東航具備玉樹機場的高高原飛行經驗。東航立刻調集全部3架能執飛玉樹的A319客機,保證救災生命線暢通。
2011年初,利比亞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東航積極加入中國民航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任務最急、情況最復雜、范圍最廣、航線最長的利比亞撤僑行動。
2017年4月,東航聯手衛生界的醫療志愿者,首創“空中醫療專家”項目,主動擔當責任、守護旅客安全,并于2018年發布國內首部《空中醫療急救手冊》,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果分享給全行業。
2017年國慶之夜,東航兩架包機經過40多個小時的飛行,往返近3.4萬公里,從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接回受困颶風災區的中方人員。東航演繹的現實版《戰狼2》被刷屏點贊,這次海外緊急救援任務展現著東航的責任擔當,更傳遞著祖國對世界各地同胞的關心。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東航更沖在抗疫飛行的最前線:執行中國民航首班馳援武漢抗疫包機,執飛首班馳援武漢國際航班,承擔中國民航規模最大的醫療隊包機運輸任務,執飛武漢恢復離漢通道后的出港“第一飛”,遠赴意大利、執行我國首支馳援海外抗疫專家組包機,執飛中國首個新冠疫苗洲際全貨機包機航班,打造中國民航規模最大的“客改貨”機隊、保障我國出口抗疫物資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0年金秋,東航捧回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三項抗疫榮譽,是全民航唯一榮膺三個獎項的單位。
2021年2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會場,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這是全國中央企業在大會上,唯一以主業整體資格獲頒的集體榮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東航大力幫扶下,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的云南臨滄滄源、雙江兩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航支持的滄源機場建成通航,扶貧航線變“天塹”為“天路”,54個幫扶項目助力教育、醫療、危舊房改造、安全飲水保障等,7萬余名佤鄉人民脫貧奔小康。

脫貧攻堅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上,東航迅速接續起鄉村振興的新征程。2020年10月19日,東航與云南省臨滄市政府簽署了《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21年,面對疫情影響,東航努力克服自身困難,全年投入幫扶資金4120.8萬元,超過2020年,投入不降、力度不減。臨滄市領導真誠點贊東航:在當地定點幫扶的中央企業中,第一個簽訂鄉村振興戰略協議,第一個疫情發生后由企業主要領導率隊到當地調研,第一個確立“小蜜蜂大產業”產業幫扶項目,第一個與高校合作培育兩縣師資力量,第一個組織黨員干部員工學習“重要回信精神”,第一個以支部共建模式開展組織振興。彩云之南的阿佤大地正乘著“東航之翼”走向鄉村振興。
歲月如歌,春華秋實。六十五年來,幾代東航人砥礪前行,默默耕耘,開創了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建設歷程,譜寫出一首首振奮人心的奮斗之歌,奏響了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致力交通強國、民航強國的精彩樂章。
云程發軔,萬里可期。新時代的中國東航將不忘初心,接續奮斗,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喜迎黨的二十大的日子里,在今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更好承擔起民航國家隊、主力軍的使命任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航空出行的向往,更好投身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航:2架全新大型寬體客機A350同時落戶深圳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