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航空:運行數據共享共用 促進運行效率提升
通過運行大數據的共享及應用,近一年來,四川航空公司在旅客乘機體驗、航班正常性和整體運行效率方面都有了不小提升,民航運行大數據的運用促進了航企高質量發展。
2017年9月,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空管局、航空公司和機場等23家單位共同簽訂了《中國民航運行數據共享協議》(下稱《協議》)。《協議》建立了民航運行數據共享平臺(FDSS),實現了包括航班信息、機組信息、航空器追蹤等在內的8大類別、152項數據單元的共享和交互。
四川航空公司是首批《協議》簽署單位之一,嚴格執行《協議》,開展運行大數據應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在數據共享方面,川航通過公司各類運行數據集成主運行系統(IOPS),實時向民航運行數據共享平臺(FDSS)推送公司航班信息、客貨信息、機組信息、航空器信息及追蹤監控動態等共計5大類、27項運行數據,并通過FDSS提取7大機場的機位信息、離港航班信息、到港航班信息、機場客貨信息等4大類、70項運行數據,提取了公司每日運行的涉及46個機場、450個航班(占公司航班總量近80%)的CDM信息,提取航班計劃動態、航班統計信息、機場統計信息等3大類、53項運行數據。
在數據應用方面,川航在航班CDM信息(FCDM)應用上自主研發建設了公司CDM信息顯示查詢平臺,及時監控和掌握公司航班的CDM信息,提升了公司航班特別是非基地外站機場航班CDM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同時公司AOC也能夠依據航班計算撤輪檔(COBT)和計算起飛時間(CTOT),及時、有序的控制機組進、退場和上客時間,有效降低機組資源虛耗,改善旅客機上長時間等待的情況。在機場機位信息應用上,川航完成了成都機場機位信息的集成整合,能夠將成都進出港航班的機位信息自動導入公司主運行系統(IOPS),減少人工監控及通報的環節與人為工作差錯發生的概率,降低人員工作負荷,完善通過ACARS系統向空中機組自動發送機位信息的功能,減少空地通話的頻率和次數,在降低機組工作負荷的同時,避免在飛行關鍵階段對機組的通訊干擾。在航班統計信息應用上,通過對航班統計信息的分析與評估,川航能夠及時發現和掌握航班正常保障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有針對性的予以改進和解決,如深度延誤航班、關艙門后長時間等待航班的管控與處置,以及應對航班地面滑行時間的變化,有重點的優化和調整航班計劃航段時間等,為持續改進和提升航班正常品質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
川航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川航將加強機場機位信息應用,將目前公司成都總部機位信息應用的模式,擴展至公司其他分公司和運行基地;推進機場各機型空余機位信息的應用,特別是在實際運行中實施返航、備降航班處置與保障工作中的應用,提升公司對空中不正常航班安全保障的效能;推動機場離港航班信息的應用,結合公司地面保障系統的建設,將航班地面保障各環節的數據加以集成整合,提高公司對非基地外站機場地面保障質量的監控能力,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的加強公司代理質量的監管,提升公司航班正常保障的整體水平;強化機場客貨信息應用,通過對機場客貨流量情況及季節性變化規律的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航線網絡、運力投放及航班計劃編排,進而促進公司收益品質的提升。
川航還表示,希望《協議》能進一步擴大運行數據共享的范圍,逐步實現全國所有空管、機場及航空公司運行數據的共享;針對當前外部運行環境復雜及空域資源緊張的客觀情況,盡快實現國內航班CDM信息全覆蓋,進一步提升CDM信息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進一步加強航班統計信息、機場統計信息的應用,依據航線、機場實際運行及保障情況,進一步細化和調整機場計劃過站時間、航線計劃航段時間的標準,為各航空公司科學、合理編排航班計劃提供更好數據支持。
據了解,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近期將向行業征求《民航運行信息管理指導意見》和《中國民航航班運行數據開放管理辦法》的意見,將民航運行數據開放目錄擴大至14類、188項,并抓緊對民航運行數據共享平臺(FDSS)進行功能升級,促進各運行單位進一步提高數據開放質量,研發技術級別更高和服務能力更強的航班對象處理與服務系統(FOPAS),以進一步提升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和應用效率,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數據支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航:公布2018年中期業績 盈利水平持續領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