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生產!E175-E2“小”飛機飛出大市場
E175-E2是巴航工業E-Jets E2噴氣系列飛機中的第三位成員。隨著前兩位成員E190-E2和E195-E2陸續下線、首飛、取證,E175-E2也已正式進入了生產環節。2018年8月,巴航工業宣布啟動首架E175-E2商用噴氣飛機的零部件生產過程,為其原型機生產的首個零件是一塊復材水平尾翼。巴航工業預計首架E175-E2將于2019年首飛,2021年取證并交付客戶。
干線航空的無縫接駁者
在風起云涌的范堡羅航展上,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出手下單E175噴氣客機。巴航工業在航展期間一共收獲300架飛機訂單,其中有227架歸屬于E175。全球最大的E-噴氣系列飛機運營商共和航空一口氣訂購了200架E175,其中包括了100架確認定單和另外100架購買權,且均可轉化為E175-E2。
這家運營著350多架飛機的航空公司,機隊中約有190架為E170/E175飛機,占半數以上。共和航空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貝德福德(Bryan Bedford)表示:“E-175噴氣飛機已證明了其在幫助共和航空為干線合作航空公司提供可靠、無縫連接的價值。新的飛機訂單表明共和航空將全力投入到北美支線市場下一階段的增長之中。”
在E175-E2問世之前,當前一代E175噴氣飛機已經在支線航空市場上,尤其是北美支線航空市場上有不俗表現。自2013年1月以來,這款機型已經在北美市場上銷售了超過520架,占據80座級別市場80%以上的份額,受到諸多國際主流航空公司的青睞。
基于市場表現如此優異的E175,E175-E2的全面革新和升級更加令人期待。
燃油經濟性
升級后的E175-E2燃油效率達到全新水平。機翼和空氣動力學的改進、全新普惠GTF發動機以及新一代全電傳操縱系統的應用都對燃油效率提升有顯著效益。與同級別的螺旋槳客機相比,E175-E2的單座運營成本更低;但E175-E2能為乘客帶來的舒適體驗,是螺旋槳客機無法比擬的。E175-E2航程可達2060海里(約3800公里)。
飛行操作
E175-E2延續了當前一代E175飛機駕駛艙的設計精髓,以協助航空公司順利高效地完成機隊升級和飛行員培訓環節,節省由此帶來的成本。同時,E175-E2采用了新一代全電傳操縱系統,可優化飛機重量進一步降低油耗、增強飛機控制減少機組工作量,并為全飛行階段提供飛行包線保護,保證飛行過程中的平穩與安全。
靈活性和多功能性
秉持E2系列飛機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E175-E2可根據航空公司不同商業模式進行差異化布局,以滿足運營需求。E175-E2在E175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排座椅。航空公司在選擇頭等艙、超級經濟艙和經濟艙三級客艙布局下,E175-E2可設80座;若選擇經典的單級客艙布局,E175-E2可設88座或最多90座。
客艙內飾
在客艙方面,E175-E2延續了巴航工業商用飛機人性化的2+2無中間座椅布局。周到的細節設計、進一步擴大的腿部空間和行李儲存空間既提升了乘客舒適度,也有效提高了航班過站效率。發動機的升級、全新的聲音處理技術和更安靜的空調系統大幅降低了客艙內的噪音水平。
新成立航空公司的不二之選
在中國市場上,支線航空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相較歐美等成熟市場還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在機隊構成方面。國內機隊中大量機型集中在150座到210座之間,該座級機型占據整個機隊的73%。反觀中國市場上150座級以下的機型,僅占整個機隊的15%;而100座級以下的機型數量占比更是不超過10%。機隊結構發展的不平衡造成運力過度集中在干線市場,場導致大型機場容量飽和,航班延誤嚴重。據統計,我國前30大機場承擔了近80%的旅客總量。
因此,只有通過機隊結構和網絡結構的調整,不斷引進像E175/E175-E2這樣高效、靈活的支線飛機,開辟更多需求旺盛的二三線城市航空市場,讓更多支線機場和支線飛機飛起來,最終才能真正減輕大型繁忙機場的壓力。
2016年9月,民航局下發《關于加強新設航空公司市場準入管理的通知》,決定加強對新設航空公司市場準入管理。同時,明確表示鼓勵新設支線航空公司完善支線航線網、支持投資人使用支線飛機從事支線航空運輸業務。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新航空公司將加入支線建設的大潮中。
對于新設航空公司來說,一入場便涉足二三線市場并非易事。航空公司需要一款座級合適、經濟性高且維護成本低廉的機型。E175在北美支線航空市場上打拼多年,擁有極佳的可靠性和用戶口碑。基于E175平臺全面升級后的E175-E2雖是E-Jets E2噴氣系列飛機中最小的一款,但其在機隊中卻可發揮獨特的作用:
以“探路者”的姿態幫助航空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在航線運營初期、客流量不穩定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客座率,并給予航空公司足夠的機會和時間培育前期市場。同時,該機型的高度靈活性還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和運力需求,使航空公司始終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關于新時代我國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創新思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