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從事國際業務一線工作人員工作期間集中住宿、封閉管理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8月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有關情況。在本次南京疫情中,凸顯出第三方外包人員管理及疫情防控風險。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韓光祖介紹,民航局已于近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際機場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此類人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直接從事國際旅客進口貨物和航空器相關服務和保障的一線工作人員,如機場保潔、搬運、轉運、地服等人員實行登記造冊、實名制管理,嚴格每日健康監測制度,有異常情況隨時上報,并及時處置。
其次,嚴格落實一線工作人員防護裝備標準,充分考慮不同季節疫情防控特點,科學合理為一線工作人員配足配齊個人防護裝備。對需要直接登臨航空器,或與航空器外表面直接接觸的保潔、地服、維修、勤務、配餐、加油等人員,以及與入境人員貨物有接觸的人員,嚴格執行個人防護要求,按規定規范穿戴和使用口罩、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三是從嚴落實從事國際業務一線工作人員的閉環管理,采取一定工作周期的輪班制。一線人員工作期間集中住宿,封閉管理,在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間實行點對點轉運,指定專用通勤車輛。工作期間,避免與家庭成員和社區普通人員接觸,且工作期間不得從事國內業務保障,避免交叉作業。
此外,繼續堅持機場一線工作人員全員全程疫苗接種,加密核酸檢測頻次。從事國際業務的一線工作人員要求做到隔天核酸檢測,根據情況輪流安排;其他服務保障人員要求進行每周兩次核酸檢測,每次間隔兩天以上。加強對機場一線工作人員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加強對第三方外包單位的監管。后續將根據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特點,持續優化防護措施,及時修訂運輸機場、運輸航空公司的疫情防控技術指南。
韓光祖同時表示,針對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的特點,民航局再次強調要堅決落實防控技術指南中有關國際國內航班服務保障人員不得“混流”的規定和要求,做到國際客運保障人員“四指定”,即指定工作人員、指定服務區域、指定休息區域、指定場內交通車;國際貨運保障人員“四固定”,即作業人員固定、作業場地固定、生產設備固定,休息區域固定;涉及高風險航班保障的機場還要“兩集中”,即相關工作區域集中、相關作業人員居住集中,在此基礎上,全面升級航班和機場運行疫情防控措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一架波音737MAX啟程前往中國進行驗證飛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