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航空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我國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的逐步消除,中國通用航空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國際航空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通用航空產業與經濟基礎密切相關,當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時,通用航空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私人休閑娛樂飛行將占到通用航空產業的60%以上,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按照規劃,到2015年中國民航的飛機總數將接近2890架,民用航空維修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50億,更有業內人士樂觀地預測,通用航空或成中國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對于前景可期的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山東萊蕪、河南安陽、安徽阜陽、湖北武漢等省市紛紛加速了布局。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主任李正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雖然未來中國的航空市場潛力巨大,但還有許多基礎性工作要完善,“比如買飛機、建機場,制訂行業標準,包括商業資質、從事旅游的資質、從事航拍的資質等,以及飛行員的培訓工作。”
“依據美國通用航空飛機、人口比例測算,中國未來飛行員培訓收入約1萬億人民幣,可見,做好航空基礎建設非常重要。”李正梅說。
2012年,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向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通用航空公司和飛行學校下發了《關于滑翔機、自由氣球等幾類航空器駕駛員執照訓練和運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滑翔機(含動力滑翔機)、初級飛機、自轉旋翼機、自由氣球以及充氣體積小于4600立方米的飛艇等5類航空器駕駛員執照訓練和運行管理職責,授權給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包括對訓練大綱的評審、訓練質量的持續監督檢查、飛行人員航空理論考試、飛行實踐考試、審查執照申請文件、對駕駛員實施熟練或定期檢查等工作。
“目前,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的大航空項目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勢頭,正在著手恢復體育系統航空運動學校和機場,建立健全航空體育場地、器材、從業人員等行業標準,包括民航授權的五類航空器。”李正梅表示:“在體育系統空管‘十二五’建設中,將重點突出低空飛行監視和管理。”
針對未來中國航空市場需求,航管中心正著手構建以航空體育產業為主的六條產業鏈:培訓產業鏈;服務產業鏈,包括飛機保存完善、維修、公務機飛行服務等;輻射農業、林業、電力、搶險救災、旅游、航拍等多個領域的綜合產業鏈;生產制造產業鏈;展銷貿易產業鏈以及油料配件供應產業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