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國航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的合并,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兩家航空公司“喜結良緣”的日子是2月14日情人節,這又讓合并過程多了點浪漫色彩。美國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航空和全美航空終于完成合并,正式組建為全新的美國航空公司。雖然這兩家航空公司已經合二為一,但整合過程預計仍然需要18個月~24個月。柴米油鹽醬醋能夠把生活調節得有滋有味,但也有打破醋瓶子,讓原本的生活變味的時候。而合并后的新美國航空的日子會面臨哪些主要問題呢?
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超過1500架噴氣式飛機,每天執行6700個航班飛往全球350個城市,營業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此外,美國航空在美國國內和國際航線網絡方面都具有許多優勢。而全美航空則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費城和鳳凰城等重要城市具有較強的實力。兩家航空公司的五大樞紐航線并不重疊,確實能夠形成很強的優勢互補。
美國航空作為一家老牌航空公司,曾經在美國航空市場上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知名的大型航空公司之一,在品牌、運營經驗、航線網絡、航空資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全美航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道格·帕克就曾說過,美國航空是全球非常具有標志性的品牌。該公司之所以走上破產重組的道路,并不是實力衰退所致,而是因為美國航空是美國唯一支付雇員養老金的運營商,很難承受巨額的內部運營成本。再加上金融危機和高油價,更讓其雪上加霜。即使這樣,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航空在載客量、收益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依然居美國同行的前列。這次與全美航空合并重組,可以說是讓美國航空擺脫了一大“累贅”。現在,美國航空擁有的核心競爭力又重新煥發出來,再加上市場份額增加和航線網絡規模擴大,不僅可以輕裝上陣,而且是重振雄風指日可待。
對于全美航空而言,盡管其規模在美國網絡航空公司中的排名靠后,但發展的步伐卻從未停止過,已經從美國國內第7位上升到了第5位。現在,全美航空與美國航空合并,既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又能有效地面對達美航空、美聯航和美國西南航空的競爭。在帕克看來,新美國航空的規模、廣度和能力將使其以更高的效率與盈利能力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毋庸置疑,新美國航空將煥發出更強的市場活力。但是,即便如此,新美國航空其實還將面臨許多方面的挑戰。在美國前幾起并購案中,達美航空與美國西北航空合并后的協同效益明顯,被業界稱為航企成功合并的典范。而美聯航與美國大陸航空的合并看似氣勢龐大,但內部整合一直尚未真正完成,大型航空公司的規模優勢始終沒有顯現出來。美國交通部公布的今年1月~8月航空公司旅客運輸量前10名中,美聯航排在了達美航空和美國西南航空的后面,而且在名單中,客運量同比出現下降的航空公司只有美聯航和卓越航空。所以,合并只是一種外在形式,能否實現新的發展關鍵還是要看內部整合的功力。反觀現在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的合并模式,地位上美國航空強勢,而并購發起者全美航空則處在相對弱勢的位置。在未來的整合過程中,雙方能否較好地達成協議,仍然值得關注。
在絕大多數合并案例中,企業文化始終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帕克也承認,美國航空偏于保守,而全美航空較為開放,雙方的企業文化有較大的差異。因此,雙方要實現協同效應,需要一個融合和磨合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美國航空工會在公司破產重組的過程中,都是站在美航的對立面,勞資矛盾尖銳,甚至大大拖延了公司重組的進程。現在雖然就一些條款暫時達成了協議,但并不代表以后不會出現新的勞資問題。在其他國家,勞資矛盾鬧到航空公司運營出現“停擺”的情況,也是有先例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業萎靡中爭奪“領空”
- 下一篇:民航業打牢安全根基需提升綜合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