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企下架去哪兒: 市場的自我凈化
繼中國國航和海南航空于近期中止去哪兒網機票代理銷售后,南方航空也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前一天正式宣布——從去哪兒網全線下架代理機票,并開展銷售代理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各航空公司為此所發布公告的說法,中止與去哪兒網機票銷售合作,是收到了大量通過去哪兒網購買機票的旅客投訴,涉及網絡代理違規收取變更退票費用,提供虛假機票等問題。
航企的機票由專業機構代理銷售,是國際上通行的一個慣例,航企通過此舉,可以省去直銷機票的大量人力,代理機構也能以此分得傭金。我國民用航空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代理機構的生意也多了起來,互聯網的興起更是讓這種代理模式有了新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攜程、去哪兒等在線平臺的發展,為旅客購票帶來了性價比很高的服務。
但是,由于這個市場缺少嚴格的監管,導致問題叢生。比如在春節、黃金周等傳統旺季,由于座位緊缺,有些代理就會加價銷售,售價甚至比全價票還要高,加價的同時還必須選擇綁定一些“套餐”,比如搭售保險、接送機服務等。有的在旅客退改簽時任意加價收取費用,有的甚至出售“貨不對板”的虛假機票,導致旅客乘不上飛機,遷怒于航企。這些混亂情況一再發生,自然對航企和機場的正常運行產生了很大的干擾。
因此,此番幾大航空公司“斷供”去哪兒的機票,可以說是市場的一種自我凈化。去哪兒在機票代理方面出現的問題,侵犯了航企的利益,而航企的行動,其出發點是保護自己的利益,在客觀上也產生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效果。
由此可見,只要市場充分發展,如果有企業無視消費者利益,為滿足私欲而欺瞞消費者,市場的凈化功能就能夠產生作用,將這種企業逐出市場。但在這個過程中,來自政府的事中監管也是不可缺少的,機票代理的混亂已經有相當日子,欺瞞消費者的機票代理企業也不止去哪兒一家,但時至今日,消費者未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主動出擊,向一些存在問題的機票代理企業行使監管職責。市場自我凈化往往是在消費者已經承受各種不良后果后才能產生作用,如若相關機構能及早事中監管,那無疑可以減輕消費者的成本。
航空企業“斷供”去哪兒,雖然有利于市場的自我凈化,但航企的機票直銷系統畢竟還很不完善,可能產生的一個后果是會增加消費者購票的不便。因此,對于航企來說,讓違規企業下架固然是其權力,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加強日常的監督維護,將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之中。而對于機票代理企業來說,更必須看到的是,隨著民航市場的競爭加劇,航企能夠提供的傭金空間正在縮小,這種盈利模式可能難以為繼,因此代理企業應該加強對代理人的嚴格管理,將害群之馬逐出市場,更重要的是不能將盈利系于欺瞞消費者之上,而是需要提升機票代理業務的功能,拓寬旅游、商務等方面的延伸業務,以此來創造新的盈利空間。(作者是知名財經評論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喉揭密: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是否合理
- 下一篇:特色飛機餐是“雙刃劍” 口味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