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打折機票和高鐵比較是一個“偽命題”
自10月27日起民航執行冬春新航季,福州始發飛往全國一些熱門城市的機票價格開始大幅“跳水”,部分機票價甚至比動車票還低。(11月5日《東南快報》)
飛機票價的高折扣,在這個美麗的季節,“空地對決”再一次上演。實際上,這種對決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早在武廣高鐵正式運營的時候,這種空地對決就曾上演。如今,空地對決態勢已經持續了4年,勝負依然未分。
其實,拿民航打折機票和高鐵做比較是一個“偽命題”, 把特定時段的特價飛機票與全價火車票放在一起對比,不具有可比性。新聞里的飛機票價格固然很低廉,甚至便宜到了比動車車票還要低,但是坐過飛機的朋友都很清楚,買了機票以后,還要繳納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然后就是前往機場的交通費用了。而乘坐高鐵沒有什么附加費用,多少錢的票就是多少錢,在鐵路企業化經營的今天,很多高鐵包括普通旅客列車也在嘗試運輸淡季票價打折,旅客會因此得到更多優惠。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百姓對出行的需求不僅僅局限于交通工具的價格層面了,機票與高鐵的價格“對決戰”,已經讓看慣了的乘客們少了最初的沖動,消費也變得理智。筆者認為,高鐵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時真正體現國家實力的一個產物,是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很大的進步。在金融危機時期,什么拉動內需最大?公路、航空并沒有占多少分量,主要都在高鐵上。至于航空和高鐵的關系,即便二者有市場重疊的因素,也并不是“有你無我”,可以用“各領風騷”的方式來解決。
所以說,航空何必用低廉的價格與高鐵“斤斤計較”,同為剛需的交通工具,航空可以和高鐵加強多方合作,形成無縫隙銜接,包括一票到底、代號共享、中轉服務等。雖然國內航空和高鐵是合作與競爭并存,但合作能給雙方帶來更多的效益,也為旅客帶來更多的方便。用一句帶有哲理的俗話就是:不能戰勝對手,就去融合他。這對航空和高鐵兩方面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通航剛起步 入行需理性
- 下一篇:民航時評:機上允開手機 中國目前尚難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