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邦國際被取消國際航協認可客運代理人資格
8月20日晚間,騰邦國際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及子公司騰邦航空服務、騰邦旅游集團、騰邦電子商務共4家公司收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出通知,國際航協取消上述公司的國際航協認可客運代理人資格,但不影響上述公司BSP結算方式之外的航空客運銷售代理業務。
根據公告,經核查,公司及子公司涉及BSP欠款的主體共11家,截至目前已有9家收到終止通知,其余兩家因國際航協ADM差錯對賬等工作尚在進行中。
實際上,騰邦國際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已有大半年,而后,拖欠員工薪資、債券違約等傳言接踵而至。8月15日,深交所的一封關注函所傳達的信息,更被業界稱作是壓倒騰邦國際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據問詢函,深交所要求騰邦國際說明BSP欠款形成的時間、原因,并結合公司目前經營及現金流情況,說明清償前款的計劃和安排。同時,深交所還要求該公司說明與國際航協簽署的協議條款是否存在被訴訟或仲裁的風險等。據悉,這則公告披露當日,騰邦國際股價下跌7%左右。
根據國際航協的公告,截止2019年6月10日11時,騰邦國際的相關子公司銷售未結算的金額已達到其擔保額度的90%。根據航空公司的授權和國際航協818g決議附件A1.8款的規定,將通知各GDS暫停騰邦國際BSP現金銷售權限。有觀點認為,“國際航協通知各GDS暫停其BSP現金銷售權限”這一決定基本意味著,依靠機票代理發家并長時間作為主營業務的騰邦國際,未來無法從國際航協拿到機票資源并分銷,該業務或面臨被“封殺”的局面。
騰邦國際2018年財報顯示,該年度,騰邦國際實現營業收入為48.86億元,同比增長38.43%。其中商旅服務貢獻營收43.1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88.38%,金融服務貢獻營收5.6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11.62%。
但是,在這樣一份靚麗的營收之下,2018年,騰邦國際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6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的凈利潤為3102.8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08%。
財報發布后,不少業內人士對騰邦國際營收增長,凈利卻大幅下降的情況表示質疑。而在深交所就此發出問詢函后,騰邦國際才披露部分數據,表示支撐其2018年盈利的主要是金融服務。
公開信息顯示,騰邦國際從機票代理業務起家,后切入旅游市場,現階段主要業務由商旅服務和金融服務組成。從2017年和2018年的營收來看,騰邦國際的商旅服務占比88%,金融服務占比12%;但商旅服務在2017年度的利潤占比僅有4成,到2018年度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至-8866.54萬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義烏機場:義烏—大阪國際貨郵航線開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