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與同濟大學聯合成立算法實驗室 提升運營效率
10月11日,“同濟大學-廈門航空算法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國首個聚焦民航領域的算法實驗室,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解決航企面臨的實際難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同濟大學副校長雷星暉、工程與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雷、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金福安、院長李垣以及廈門航空總信息師王洪建、信息部黨委書記蔡虹、黨委副書記黃小榮、總工程師張寧等出席揭牌儀式。
同濟大學副校長雷星暉表示,希望同濟大學和廈門航空能夠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共同實現跨越式發展,得到新經驗,培養新英才,為我國民航事業的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做出新貢獻,將聯合實驗室打造成有產業特色、在行業知名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重點實驗室,助力“中國夢”。
廈門航空總信息師王洪建表示,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廈航與同濟將共同攜手,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民航企業創造高效運營的新方法。雙方將著力把聯合實驗室打造成民航業內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成果突出的成功典范,不僅為航空旅客的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智慧方案,更為國家民航事業、乃至全球民航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據介紹,該聯合實驗室設在同濟大學校內,由雙方指派人員組成管理委員會,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實驗室負責人由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哲擔任,科研人員包括同濟大學的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廈航員工等,均具備運籌學理論基礎與編程開發能力,以及航空相關項目經驗。
梁哲教授在航空算法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去年6月,廈航聯合阿里云舉辦智慧航空AI大賽,向全球征集大規模航班恢復問題的解決方案,梁哲教授帶領的團隊從全球1644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冠軍。隨后廈航與梁教授的團隊開展深入合作,將方案落地實施。在今年臺風導致的大面積航班延誤中,相關算法正式啟用,大幅縮短航班恢復運行的時間。
梁哲教授介紹,聯合實驗室成立后,會繼續研究大規模不正常航班的恢復問題,不斷改進算法并嘗試拓展。此外,航空公司的資源,包括飛機、機組、地面人員等,在計劃階段的規劃配置以及在實施階段的恢復重排,都將是實驗室的課題,其中包括航線網絡規劃、飛機路徑規劃、機組排班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500余名外籍乘務員搬新家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