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大飛機最佳入市時間
“中國必須抓緊時間研發大飛機,2015年是中國大飛機的最佳入市時間。”昨天,在深圳2013年中外工程師論壇上,中航工業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劉大響院士提出,大飛機和航空發動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
劉大響認為,大飛機研發屬于高精尖項目,產業拉動作用強大,可以帶動機械制造、電子、冶金、化工、材料、能源、信息和計算機等許多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研究表明,向航空工業每投入1萬美元,10年后就可以產生80萬美元的收益。”
劉大響說,航空發動機本是一個獨立復雜的系統工程,研制難度大、投資多、周期長、風險高,美國曾為研發飛機發動機投入1000億美元。“發動機被稱為‘工業之花’,是飛機的心臟,其關鍵技術是花大錢也買不來的。目前只有CFM公司、普惠公司等幾家公司掌握,發展大飛機必須突破發動機瓶頸。”劉大響舉例說,航空發動機對材料要求很高,“發動機葉片承受的力量相當于自身質量的2萬倍,其貴如黃金,一個葉片可換一部桑塔納。”
劉大響說,大飛機市場上,70%為民用飛機,30%為軍用飛機。研發大飛機,生產規模在400架時,才能達到盈虧平衡。因此必須軍民結合,按照市場規律,多元投資。國際運輸市場對大飛機的需求量非常龐大。美國有2000架大飛機,我們的大飛機則很少。“到2020年,我國大約需要新增干線客機1600架左右,總價值2000億美元;而到2050年,我國大約還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線客機3000多架,再加上各類支線客機和民用運輸機,總價值近4000億美元之間。這筆錢可以買下空中客車公司5次。”
劉大響介紹了我國大飛機研發的現狀。我國大飛機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研發生產了100座的ARJ-21支線飛機,已投入運營。目前進行第二步,重點研發民用150座的C919飛機和軍用運20飛機。分析表明,150座的飛機市場占有率近70%,是各飛機公司重點爭奪的市場。“中國要想在大飛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最佳入市時間是2015年,機會不能錯過。”第三步是研發250座以上的大飛機。
相關鏈接
20年后北京飛紐約 或只需三四個小時
劉大響介紹說,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民用大型運輸機,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線客機。目前,有生產大飛機能力的主要是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大飛機是國家高科技戰略產業的標志性工程,對軍力投送、應對突發事件具有重要意義,研發大飛機是國家行為。
“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發載客1000人大飛機。隨著航空科技的發展,飛機速度將有重大突破。再過20年,北京到紐約的飛行時間可以縮短到三四個小時。”劉大響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期待航空食品國標嚴起來
- 下一篇:航空公司逼84歲老人簽“生死狀”缺乏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