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點:且論石紅杏的悲劇人生
近日,一部反映大型國企反腐的電視劇《突圍》熱播,這部劇是繼《人民的名義》之后又一部反腐作品,受到觀眾熱議。尤其對女主石紅杏的自殺結局唏噓不已。有的歸罪于石紅杏的大師兄林滿江(中福國際的董事長)的無恥推責,有的遷怒于石紅杏的師弟齊本安(京州中福的董事長)的步步緊逼,不一而足。其實,只要我們理性剖析石紅杏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把她一步一步推向人生絕境的恰恰是石紅杏自己。
首先,過度迷信、迷戀上級領導,使他成為董事長林滿江的“白手套”、“提線木偶”。林滿江與民營企業者傅長明大搞權錢交易,花費47億元的超高價格購買長明集團的兩家煤礦(市場評估最多值15億元),就是通過石紅杏的簽字完成的。
其次,規矩紀律的缺失,讓石紅杏喪失了原則底線。為了討好上級領導,為了使自己順利上位,當上京州中福的一把手,多次康國家之慨,給各路領導夫人報銷相關費用。為了便于給領導處理各種“疑難問題”,私設“小金庫”,是十八大以來頂風違紀的典型。
最后,不履責、亂作為使她走向失職、瀆職。京州中福的種種亂象,無論是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五億元轉給證券公司購買基金、股票,還是多花32億購買個人的礦山,都是石紅杏不履責、亂作為造成的。只要上級領導授意,她就簽字放行,完全喪失了一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使命擔當。
石紅杏是可憐的,也是可恨的。大家同情她,是因為她有善的一面。她不貪財,多次拒絕下屬給她送禮、送錢(小金庫的錢也是下屬送禮,她自己不用,放到公司賬上形成的);她同情貧困礦工,也用“小金庫”的錢為窮苦的礦工報銷大額醫藥費;她也不像班子成員陸建設、皮丹等人,為了上位不惜使出安裝攝像頭等“下三濫”的手段。但是作為國企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僅僅自己清廉是不夠的,還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身邊人。京州中福的領導干部,靳支援、皮丹、陸建設、王平安等人后來都受到了黨紀國法懲處,這與石紅杏平時的不管不問、愛惜“羽毛”有直接關系。況且,她還有違規超作等問題,雖然都是經過大師兄林滿江授權的,但究其原因是她本人喪失了黨性原則。
石紅杏作為京州中福的總經理,執政京州中福六年,大搞個人崇拜,把國有企業變成了“林家鋪子”,放任歷史遺留問題、各種亂象不管不問,更談不上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了。她一步一步走向失職、瀆職深淵,對不起黨組織的培養和信任,辜負了老勞模—師傅程端陽對她的諄諄教誨,更是對不起京州中福廣大干部員工。她走向另一個世界前,和老公、師弟、女兒的通話中,已經流露出悔意,但悔之晚矣!最后,她選擇了以死謝罪,以悲劇人生收場。(破虛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