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規劃應統籌考慮注重配套設施建設
天上總共才飛兩小時,去機場卻要提前三四個小時;登機出港步行非常遠,沿途還很難找到推車和服務人員;候機樓很大、設備也很先進,安檢門、登機口卻開得少,旅客要排很長的隊……一連串頭疼的事,都圍繞著越發“高大上”的機場而產生,坐飛機快、到機場慢,直讓乘客網友吐槽這樣的機場實在是“傻大空”,專家分析其實這背后暴露的是機場規劃建設過度超前之弊。(據新華網)
飛機本應是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為何卻引來怨言無數?
近年來,機場建設掀起一股熱潮。機場越建越多、越建越大,但老百姓出行的腳步卻因為建設的過度超前和規劃的欠缺變得越來越沉重。相關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屢遭詬病。
眾所周知,機場建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的確很大。航空運輸業與地方經濟的關系密不可分,地方經濟的繁榮釋放了航空運輸的需求增加了客源,航空運輸的發展也拉動了地方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規劃建設合理,二者相輔相成。反之則勞民傷財,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機場規劃建設既要適度超前,又要量力而行,更要經濟適用便民為主。要按照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原則,確保機場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要做好如地面交通、地下交通、快速交通和空中交通的銜接。交通運輸方式的中轉換乘等銜接很重要,幾種交通方式的銜接要安排合理。機場到市區的地鐵、高速等交通方式若沒有快速有效的銜接,必然會影響出行人的選擇。
此外,交通運輸方式的時序安排也很重要。要加快往返市區與機場的專線建設,形成快捷的交通運輸。新建機場,應統籌考慮注重機場配套設施規劃與建設。新建機場建設應該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利益。
地方政府不能把機場當作考察政績的工程,不能進行非理性的盲目投資,否則不僅會導致供需嚴重失衡,更會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地方政府應結合自身特點,合理布局規劃,充分考慮綜合交通網絡運輸的合理構建和有機銜接,避免造成機場建設的過度超前和閑置浪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安全體系升級或致航空票價上漲
- 下一篇:民航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明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