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媒:旅客吐槽中國機場服務不是"小事一樁"
美國僑報網18日刊載《旅客吐槽機場不是“小事一樁”》一文,文章指出,知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對國內航班服務拖拉的“吐槽”應該是廣大乘客的普遍意見,所有機場都應從中反思和改進服務,確保每位乘客“走得了,走得好”。
文章摘編如下:
“護照檢查40人花了一個半小時,過安檢25人排隊等了大半個鐘頭。整個轉機時間等了兩個半小時。白云機場服務這么拖拉,如果不是因為后面那個航班晚點,我肯定就誤機了。”知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近日在廣州白云機場轉機時,遭遇機場的拖沓服務,一氣之下,向好友廣州市政協對臺事務顧問林健行發去電郵吐槽一番。
盡管在郵件中,“以后能不經廣州,就絕對不經”的話說得很重,但丘成桐本人在事后接受采訪時,還是大度表示“小事一樁,已經過去”。白云機場方面似乎也沒有太當回事,“由于無法取得丘成桐的航班號,很難查證”。不過,在筆者看來,對于這起吐槽風波,有關方面還真的不能當成“小事一樁”。
這不是緣于丘成桐“數學家”的名人效應,而在于其話語具有一定含金量。“我去過世界各地那么多機場,很少有哪個機場護照檢查需要這么長時間。”顯然,吐槽轉機拖沓,是丘先生基于和其他機場對比之下的真實感受。同時,丘成桐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代表廣大乘客的普遍意見。對其予以重視,也是在打撈那些“沉默的聲音”。
魯迅說過,“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從直接影響來看,在快節奏時代,機場拖沓服務無謂損耗他人的寶貴時間,影響乘客的下一步行程,很可能導致誤機等后果;從間接影響來看,機場是一個地方的門面,是旅客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初來乍到,就在機場等得火急火燎,這座城市的印象分無疑會大打折扣,對于人才引進、項目投資等方面的負面影響難以計算。
為治理航班大面積延誤,中國民航局不久前出臺新政,北京、廣州、深圳等八大機場“不限起飛”。除天氣和軍方活動原因外,航班將不再受限于對方機場管制而推遲起飛時間,從而減少艙門關閉后飛機仍在機場滯留的現象。
不過,有了不限起飛的硬規定,倘若安檢、護照檢查等軟服務跟不上,這樣的機場離公眾需求依然很遠。在對機場服務拖沓的吐槽中,丘成桐慶幸航班晚點而沒有誤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黑色幽默。顯然,繼“不限起飛”之后,機場地勤服務也亟待規范。
對于丘成桐此番吐槽,白云機場方面與其“歡迎丘成桐先生與機場管理方取得聯系”,不如主動與其聯系,查證機場服務是否存在不合理、不到位的地方,予以嚴肅處理,給當事人和廣大乘客一個交代。同時,所有機場都應從中反思和改進服務,在乘客較多時多增開幾個關口,及時做好人員疏導工作,對于航班即將起飛的乘客開通綠色通道,確保每位乘客“走得了,走得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評論:做一個有文化氣質的機場
- 下一篇:深圳機場T3航站樓易引發“密集恐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