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無人機”不能無人管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8日遭遇無人機阻礙,東跑道停航一個多小時,55個航班不能正常起降。如今機場已經恢復正常秩序,但關于無人機駕駛與管理的深層次問題值得思考。
成都遭遇的險情并非孤例。從南京無人機撞上電線掉進地鐵軌道,到深圳無人機高空墜落,砸壞停在路邊的汽車,僅去年至今,各地就先后發生多起無人機無序飛行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案例。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人機應用逐漸普及。航拍美景、巡查交通、測繪地形、噴灑農藥、投送快遞、餐廳點菜……這些輕巧便捷的“小精靈”不斷滿足人們豐富而多樣的需求,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針無雙頭利,蔗無兩頭甜。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擴大,也帶來風險和隱患。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總數僅為2142個,而無人機數量卻有數萬臺,多數無人機飛行處于“黑飛”狀態。沒有培訓、沒有申報的無人機駕駛,不僅影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會威脅公共安全、飛行安全甚至是空防安全。
監管政策不完善,會加劇無人機的“無序”狀態。盡管民航部門陸續頒布《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等文件,但缺乏約束力和可操作性,還是讓監管陷入“管不住”的尷尬。
例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室內運行等三種情況不用持照飛行,但對于其他不持照飛行、不申報飛行計劃的情況如何處理,缺乏明確規定。
無人機不能有人飛無人管。要讓方興未艾的無人機產業和應用飛得更遠、更穩、更安全,更好地服務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監督管理不能滯后。只看到無人機的美好,而無視其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并非負責任的態度。相關部門應抓緊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細則,堵上無人機監管“漏洞”。此外,生產和銷售企業也應嚴格落實實名制,讓無人機飛行“有跡可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際機票燃油附加費是該降降了
- 下一篇:“學校花千萬買飛機”沒必要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