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南航三大航空公司中盈利壓力最大
對于當下的南方航空來說,也許一季度業績的大幅下滑僅僅是開始。在業內人士看來,南方航空2013年至2014年所面臨的盈利壓力遠遠超過三大航空公司的另外兩家。
4月25日晚,中國南方航空公告稱,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86億元,同比下降0.4%,凈利潤收入為5700萬元,同比下降82.13%;基本每股收益0.006元,同比降82.13%;
南方航空指出,公司一季度營業利潤虧損4400萬元,去年同期則為3.24億元,主要因市場因素導致收入增幅放緩,一季度營業稅及附加為6500萬元,去年同期實現為6.52億元,同比下滑90%。公司表示,主要為報告期航空業務收入由交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所致。另外,南方航空運送乘客2167萬人次,同比增長6.2%;其乘客運載率上升了1.1%,至80.6%。貨運量也增長了6.4%,至28.837萬噸。
南航:三大航空公司中壓力最大
一季度業績下滑如此之大,從南航4月26日的股價走勢來看,投資者的失望情緒表現明顯,截至26日收盤,南方航空H股下跌4.24%,收報4.07港元,A股收報于3.45元,下跌近2%。
即便遭受國內外宏觀因素(如禽流感)等各方影響,但南航虧損如此之大依然超過了市場預期。國泰君安證券陳歡瑜告訴和訊網,南航虧損這么大確實超過預期。“這主要是由于票價低所致。從承載量和貨運的表現來看,依然還在增長。但由于今年一季度春運市場的表現差于預期,票價降價的幅度較大,一直維持在低水平。另一個因素是,南航在三大航空公司而言,其運力過剩和運營成本都處于最高。因此當前南航面臨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按照瑞銀證券的估算,南方航空若剔除匯兌及投資收益等影響,公司主業利潤約虧損4億元,主業利潤的虧損主要源于:1季度公司凈票價同比下降2%,其中,國內航線同比下降約1%,而國際航線同比下降超過5%,主要源于長航線仍以薄利多銷為主;航油價格的上漲導致1季度航油成本同比上漲約10%,高于國航、東航。
海通證券4月26日的研究報告也與陳歡瑜的觀點不謀而合。海通證券也認為,但由于前期飛機訂單,尤其是寬體機訂單較多,這也使公司未來幾年運力引進增速居三大航之首。目前來看,廣州樞紐對于國際長航線的需求仍有所不足,這可能隨著后續寬體客機的引進,對公司盈利帶來一定壓力。即便是供求好轉,但南航的票價水平仍然較低。
在此現狀下,陳歡瑜認為,預計從目前2014年或2015年,南航都處于緩慢增長的態勢,盈利能力也將受此波動。瑞銀證券對于南航的短期走勢也持悲觀看法。瑞銀認為,2季度南航利潤或將明顯低于預期,并有可能影響到3季度。
A380成巨虧 增加國際航班是正途
以此來看,南航2013年的業績壓力顯然不容樂觀。在陳歡瑜看來,除了票價的因素影響外,對南航影響最大的則是A380客機。據《經濟觀察報》消息,南航集團黨組書記譚萬庚在南航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稱,2012年,南航在A380上虧損額在1.5億到2億元之間。
早在A380引入南航之前,業內就普遍預測,A380開始之際便是南航虧損之日。在業內人士看來,專為遠程航線設計的A380客機,主戰場是航程超過12小時以上的國際航線。國內航線頻繁起降對油耗和發動機維護等來說都不是最經濟的,而起降次數的增多也使得其每小時的單位成本要比其他機型高。
本身該放在國際航線的A380,卻選擇了國內航線最為龐大的南方航空,這對虧損中的南航來說確實有點“張冠李戴”。南航如何扭虧為盈,陳歡瑜認為,隨著國際航線的不斷放松,民眾往國外消費的熱情持續高漲,南航應該調整增加國際航線,比如增加澳洲、新西蘭、美國的航線,這樣能直接減少公司的虧損。
據了解,截至今年4月初至10月26日,南航將開始執行2013年夏秋航班計劃,同時將新開航線59條,其中國內新開54條航線,國際和地區新開5條航線。南航計劃執行航線將達到543條,其中國內431條,國際和港澳臺地區航線112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地溝油變身航空油的成本問題
- 下一篇:業內人士:民航企業可以深度開發利用微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