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空港經濟將成杭州經濟新增長點
一座機場一座城。
浙江要積極創建臨空經濟示范區,加快把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打造成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這是浙江對空港經濟的定調。
不待揚鞭自奮蹄。新年開年以來,蕭山已經在重抓這件浙江的“大事”。
目前,蕭山區已與浙江省機場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合作向縱深推進,以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臨空經濟”這一格局的真正確立。
“合作已有初步思路,最大的亮點,在于雙方組建臨空經濟開發公司,作為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開發的投融資平臺、土地開發及產業開發主體。”蕭山區負責人表示,具體包括四個“共”,即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產業共興、機制共商。
另一個重磅消息則是,蕭山區一個涉及約143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金字招牌目前也在爭取當中,力爭今年掛牌。
蕭山的“航空城”正逐步落地。
臨空經濟示范區布局初定
蕭山對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定位,是將其打造成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兩翼之一,要成為全國一流的航空都市區。
根據“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申報創建規劃文本初稿,該區域包括蕭山國際機場、杭州空港經濟區以及瓜瀝、紅墾、紅山農場的部分區域。
這塊約143平方公里的“巨無霸”區域,未來將形成“一心一軸五區”的總體布局框架。
一心,自然是蕭山國際機場。浙江機場集團總經理鄭向平對今年及今后一段時間蕭山機場的戰略目標做了闡述:“蕭山機場將啟動新一輪發展規劃,與上海兩個機場共同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核心機場。”
一軸,即空港經濟發展軸。它依托的是機場快速路、地鐵7號線、滬乍杭城際鐵路等交通干線。
五區,包括航空港區、臨空現代服務業區、臨空先進制造區、城市功能區和生態功能區。這里將集聚發展航空運輸及物流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形成環繞空港緊密布局的臨空產業圈。
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臨空經濟示范區將大力發展航空總部、智慧物流、跨境電商、商務會展、臨空商貿、臨空制造、航空金融等臨空相關產業,打造成區域性航空樞紐、全國跨境電商發展引領區和全國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范區。
最近,首個落戶蕭山的航空公司總部長龍航空正加緊與蕭山區、浙江機場集團、杭州空港經濟區等單位對接,謀求加快建立自己的飛機維修基地。開通客運航線三年以來,長龍航空已擁有22架飛機。今年,長龍航空計劃再購買10架飛機,且已與全球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AerCap在杭州簽訂了20架全新飛機的租賃協議。客貨業務量的迅猛增長,一定程度上促使長龍航空盡快建立維修基地。
長龍航空的跳躍式發展歷程,恰好說明了“臨空經濟示范區”作為區域性航空樞紐的首要特點。
將3000萬人流量真正轉化為收益流、稅收流
2016年,蕭山機場貨運量預計上升至全國第6位,國際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排名第5位。去年12月13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從1000萬人次到3000萬人次,蕭山機場僅用了3年時間就完成了這項突破。
空港經濟,我們能看到鮮活的樣板——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擁有540多家跨國公司的總部、市場和銷售中心,還有世界貿易中心、高爾夫球場、免稅購物中心與美術博物館等等。
如何將數千萬的旅客流量真正轉化為效益?
目前,杭州空港經濟區已初步排定空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立足于豎招牌、強產業、建新城、拓空間,啟動征地拆遷、招商引資、環境提升、產業轉型等工程,積極提升城市形象,努力打造浙江之門、杭州之窗。
未來三年,蕭山還計劃累計投入50億元,招引企業100家,打造浙江唯一、國內領先的空港特色小鎮。
不難預見,未來的空港,將是臨空產業的高地,城市發展的腹地,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初步計劃到2030年,在機場體量上,入駐航空公司80家以上,機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以上,貨郵吞吐量超過100萬噸,打造成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核心機場;在經濟規模上,臨空經濟示范區范圍內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20億元,實現經濟總量三分蕭山有其一,成為杭州最重要的新經濟增長核之一。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重慶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民航業迎發展新機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