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空港:首都機場建場60周年
2018年首都機場運營60年了。六十年來,首都機場建設發展迅速,變化巨大。我們每個機場人,都是參與者、 建設者。我們見證了首都機場,從國內首個民用航空機場邁入到世界超大型機場行列。
一張張照片喚醒了我們美好而激情的回憶,那是我們青春的寫照。一幅幅畫面記錄著北京首都機場成長發展的過程,那是一代代民航人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為民航事業奉獻的紀實。
一、老候機樓
現在是國航客艙服務部辦公樓
首都機場從建成啟用,就成了國家進行重大國事和外交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候機樓大廳出港旅客在這里候機休息。
客機坪。
二、T1候機樓
T1候機樓1980年1月1日投入使用。
機坪夜景
T1俯視圖
T1候機樓里的大型壁畫。
三、T2候機樓
T2候機樓1999年11月1日投入使用。
候機大廳
出港大廳旅客等待出港
登機口外景
四、T3候機樓
T3候機樓2008年2月29日投入使用。氣勢恢宏,設計高端別致。以中國龍,中國紅,中國的房屋挑檐做為外觀,樓內景觀也是盡顯中國文化。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單體候機樓,享譽海內外。
T3就是輕頂結構的巔峰。在那之后輕頂結構幾乎成為了機場的標配,國內外各大新建的干支線機場都有T3的影子。
T3候機樓夜景
恢宏大氣的候機大廳
客機坪機群
雕塑《紫微辰恒》品味古老中國
漢白玉壁雕《九龍獻瑞》
銅鑄《門海吉祥》以紫禁城太和殿兩側的銅缸為藍本。
五、配套設施
原三號樓是多部門綜合樓。頂層是指揮塔。
現在的指揮塔
飛行總隊
老專機樓,我們稱之為2號樓。
2008啟用的新專機樓
我國首家中外合資企業。
原四食堂
出租車停車場
六、各式客機
五八年進場的最小客機——里二型。
五八年開航時的最大客機——伊爾14。最大載客,20余人。
圖104飛機首飛首都機場。
為空客380飛機提供保障。
七、周總理在機場
周恩來為民航工作所做的批示
周恩來總理一生平易近人,文革期間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到旅客餐廳用早餐。餐后走出候機樓時。見到服務員凌霞在站崗。便向服務員做親切問候。
周總理來到專機樓。工作人員急忙給總理開門。總理拒絕了,說我自己也能開門。
一號路原來是只有上下單車道。為了讓總理的專車暢行,計劃加寬道路。周總理沒同意。直到2015年才動工。改造了道路,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八、機場宿舍區
1988在機場宿舍區職工俱樂部,召開了民航體制改革大會。
50年代宿舍區。首都機場建場時,配套的生活區也同時建設。早期建有13棟樓。
現在宿舍區高樓林立。
藍天苑
新建成的三甲醫院
原宿舍區五食堂旁的楊樹
策劃:路忠新 文字:路忠新 趙瑞華 圖片:(部分照片)路忠新 趙瑞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多家航司組團安新家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再添新地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