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觀察:要學會用世界眼光考量自身發展
在2013年第三季度國際機場協會滿意度的排名中,首都機場超越了新加坡機場,排名全球第二。自加入該評審以來,我國眾多機場持續推動服務質量的提升,多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成績的取得,讓我們認識到,切實提升服務品質,要在保持優勢的同時,著力提升“短邊”,要學會用世界眼光考量自身發展,明晰自身所處水平,確定對標目標,調整努力的方向。這同時也是建設民航強國所必需的。
我國經濟的強勁活力推動了中國民航快速發展。在旅客吞吐量、貨郵總量等重要指標增速“捷報頻傳”的同時,我們更應保證質量的穩步提升。安全牢不牢、服務好不好、運行穩不穩,縱向有衡量,橫向有比較,橫向比較的范圍究竟是在區域,在全國,還是在世界,一定要有準確的定位。
建設民航強國,“強”之于世界。民航各單位應該把各自的發展納入世界民航發展的序列,在全球民航業中考量自身發展水平。這樣才能減少“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盲目樂觀。有了清晰的定位就能確定追趕的目標,在世界民航的競技場上,把趕超的對手鎖定在國際民航,避免了“小富即安”的僥幸心理。在明確了發展目標后,分長短,辨輕重,調整努力拼搏的世界方向,就減少了“南轅北轍”的無效,能夠為趕超和領跑世界民航把好方向。
眾所周知,民航是社會關注、旅客關心的焦點。只有理解公眾的需求與關心,民航才能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致力為旅客提供安全舒適、貼心愉悅的服務體驗。以機場服務質量為例,洗手間是否方便、充足,航站樓清潔度如何,機場的環境如何,等候區和登機口舒適度旅客是否滿意……完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民航各單位在對標世界民航先進服務水平的同時,以旅客的需求和滿意度為重要考量標準,齊心協力持續完善提升,用每一個微笑、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完美保障來贏得旅客的信任。
機場的服務如此,航空運輸企業的服務也如此,中國民航企業要習慣用世界眼光考量自己的發展,用實力贏得在世界民航業中屬于自己的位置,在全球民航的舞臺上展示中國民航的風采,成為中國民航從大國走向強國的亮點和支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