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飛機能否迎來“晴空萬里”?
近日,一架進口直升機經由集裝箱裝載,進入寧波的梅山保稅港區四海物流查驗場地,這是寧波口岸首次整架進口直升機。
業界認為,隨著低空領域的開放,私人飛機首先開始進入富豪們的視線,中國私人飛機市場也將快速開放。
像買汽車一樣挑飛機
"如果順利的話,很快,寧波人就能像買汽車一樣地去店里挑飛機了。"寧波捷德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經理表示,公司準備在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成立浙江省首家飛機5S店,該項目占地約18畝,內設直升機展示銷售、起降、維修維護等功能區。目前,項目已進入設計施工方案階段,預計到明年初即可建成投用。
據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投資合作局透露,飛機5S店的落地,可以讓寧波市民在梅山享受到直升機駕駛培訓、飛行體驗、選購、維修保養等一條龍服務。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從境外到達梅山保稅港區用于展示的直升機和進口倉儲的航材都可享受保稅的政策優惠。
寧波作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外貿產業的集聚發達,這使得寧波在購買進口私人飛機上相較于多數城市更加便捷。為此,寧波這座城市在踏足私人飛機領域上也被業界形象的喻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城市之一。
從購買私人飛機的前景分析,寧波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除了擁有港口便捷的地理優勢外,民營企業家的龐大基數也是一大要素。隨著寧波被列為首批放開低空飛行限制的試點城市之一,民營企業家追求財富的象征也從以往的豪車轉向新"玩物"--私人飛機。實際上,對于富豪們而言,私人飛機更像是未來富豪們的"標配",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外出商務應酬的便利交通工具。
私人飛機市場快速發展
據近年胡潤財富報告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有超過102萬的千萬富豪,若千萬富豪中有0.1%的比例有購買私人飛機的意愿,則私人飛機市場需求可達1020架。按照目前的億萬富豪增長速度,到2015年,國內億萬富豪數量將達到75630個,若按照13%比例推算億萬富豪購買私人飛機的需求,到2015年,國內將有多達9800架的私人飛機市場需求。
除企業家、私人老板等財富人士是私人飛機的主要目標對象外,中國的通用航空運營企業也是重要的飛機采購群體。在這部分通用航空運營企業中,80%是籌建中的通用航空企業或者是欲進入通用航空產業的投資者。相比于私人購機客戶而言,這部分機構購機者的目的性更強,譬如用于飛行培訓、農林等飛行作業,并且他們對通用航空中的飛機情況及采購事宜更加熟悉。
但從目前飛機數量、作業時間、機場數量、飛行員數量、通用飛機制造業營業額等衡量通用航空發展水平的核心方面看,國內通用航空發展水平較低,遠遠落后運輸航空的發展。私人飛機作為通用航空領域的重要板塊,毫不例外也受到諸多牽制,單就飛機數量而言,美國私人飛機數量為中國私人飛機數量的100倍左右,我國私人飛行目前仍處于孕育期階段。
"國內現在私人飛機比較主流的運作方式是掛靠在某一公司或單位,其飛機也是委托通用航空公司等維修和管理。"三觀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陽告訴記者,他的公司主要服務航空器維修、飛行員和機務員培訓、飛機運營、飛機托管、飛機銷售、空中游覽和航空配套產業等業務,并利用舟山所特有的優勢,集聚各類航空業人才,助推當地通航業的快速發展。
機場配套成發展瓶頸
針對私人飛機運作領域,陳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觀通用公司作為浙江省舟山第一家本土通用航空公司,主要運營通用航空飛機,但對于私自持有公務機,目前還沒實質性啟動。"如果我們持有公務機,肯定是以營運業務為主,但是就目前現狀看,上海各通航公司營運進展不是非常順暢,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我們力求在今年做好巡航業務,未來3至5年,公司將會植入公務機業務。"陳陽說。
不同于陳陽的看法,早在2011年,寧波國驊商旅就開展了公務包機業務,并堅信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國內國際商務交往日益頻繁,公務包機的價值將不斷得到重視。他們的信心來源于中國民航局一組數據:1996年在首都機場降落的公務機僅200架次,但到了2001年,這一數字猛增到1600架次,2011年,總架次達到8000架左右。
"相對于民航的客機,商務包機具有更安全、私密、出行方便的特點,能為企業節省時間,免去候機煩惱。同時,商務包機也是企業形象和企業實力的一張隱形名片,能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寧波國驊商務包機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伊舒文向記者介紹近幾年國驊商務包機的發展時說道,很多企業領導層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近幾年,有一些大企業紛紛顯示出需要購買自己的公務機的需求,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外公務機也頻頻降落到中國機場。"像我們接待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客戶就比較多。"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現在不少企業負責人更愿意選擇合資購買一架商務飛機,共同擁有股權,然后再租給商旅公司進行統一運營維護。對外,擁有私人飛機的事實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他們個人及企業的形象。對內,他們擁有優先使用自己飛機的權利,這讓他們外出進行商務洽談變得尤為方便。同時,他們還能享受到我們提供的配套團隊和優質服務,這為他們維護私人商務飛機免去了很大的麻煩。
據徐伊舒文透露,與所有新興行業相同,公務包機市場在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同時,難免遇到不少現實的瓶頸。首當其沖是機場建設及配套服務等問題。公務航空旅客與一般的旅客相比更注重效率和服務,因此配套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繼誕生了中國的FBO,即公務機固定基地運營商,它幾乎可以滿足公務航空客戶的一切需求,但它并未在國內機場普及。
除了必要的機場設施及配套服務在國內建設稍顯滯后外,徐伊舒文還認為,寧波地區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公務機市場也是制約寧波商務包機市場發展的一大原因。"寧波的企業數量及質量、城市水平雖處全國前列,但公務包機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另一個原因就是行業內還未形成抱團取暖的強大合力。就目前來說,整個市場需要具備一定規模、人員資質管理嚴格、運營管理規范、安全記錄良好的企業在行業內實施聯合、兼并、重組,鼓勵企業按照市場規則,加強合作,提升公務機專業服務水平。"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京津冀民航運輸協同發展需要政府有大局觀
- 下一篇:航空公司如何從票代傭金中挖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