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驅鳥是件大事
“師傅,既然有抄蟲網,干嘛還親自動手翻看草葉查看蟲情呢,多臟呀……”
“小伙子,雖然使用網補法可以有效記錄飛行區內的蟲情,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抄蟲點取得的數據,有時候驅鳥師傅們為了更全面的了解該區域蟲情,還要關注該點周邊區域,這時候就要借助目視觀察和手抄的方法。臟點累點沒啥,只有把這樣平凡的工作做好,才能真實了解飛行區內各種生態變化,才能更好地防范鳥擊,保障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啊!”他們是首都機場凈空環境的守衛者,第一時間掌握鳥情變化,埋頭制定出有效防范措施,確保航空器飛行安全,杜絕鳥擊事件的發生,是他們從未改變過的初心。旅客出行進出港每一架航班的安全平穩落地,皆離不開這支驅鳥主力軍為首都機場凈空環境所做出的那一份貢獻。

鳥類識別的火眼金睛
首都機場股份飛行區鳥擊防范模塊掌管土質區內鳥擊防范、鳥情變化、生態環境治理和機場周邊空域的監管。減少鳥類在機場內的活動,把發生鳥擊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他們在偌大的范圍內如何做好驅趕鳥類工作的?為了做到這一點,驅鳥技師們潛心研究鳥類學,他們能準確的把握住出現在機場內各類鳥的外觀特征、分布區域、習性和食性如何、在首都機場內的活動情況等。師傅們把這項工作當成了興趣,回家常看《動物世界》,從這個節目中了解到的不僅僅是鳥類,更多的是可以更宏觀的了解動物與大自然到底是怎樣的,日常工作中他們常常跟班組的人講述近期看節目的心得體會。首都機場及周邊地區的鳥類約有100多種,種類豐富,數量繁多,鳥類遷徙時,落腳到首都機場的鳥類也十分多,當發生鳥擊事件時,師傅們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從航空器上采集下蛛絲馬跡,通過從業經驗和對鳥體構造的了解判斷出是何種鳥,進而第一時間做出防范措施,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態治理的行家里手
首都機場飛行區土質區內的每一個角落都曾留下過驅鳥技師的腳印。通過日常實地巡視驅鳥,了解機場生態系統中各個組成部分進行針對性研究,掌握其各自的特性及相互關系,形成對首都機場生物鏈的整體認識,根據首都機場生物鏈關系,反推出吸引鳥類的引誘物,針對關鍵節點進行逐一管理,最終達到控制鳥類引誘物的目的,減少機場對鳥類的吸引力,保障飛行安全。通過系統的研究,確定首都機場生態系統在系統分類上屬于草原生態系統,針對首都機場飛行區自然環境特性以及生存物種識別,得出首都機場“草-蟲-鼠-鳥”的生物鏈,以這樣的生物鏈關系為思路,能更有效治理土質區內的生態環境。
此外,技師們還通力合作對土質區草種作進一步優化,最終選取人為種植野牛草,該草多年生,高不到20公分,可以減少割草次數,匍匐莖廣泛延伸,可以結成厚密的草皮有效抓地,進而避免裸露的地面被航空發動機吹襲,加之該草種含水量低,不易生蟲,進而不易吸引鳥類覓食,從根源上控制吸引鳥類的因素,減少鳥類在機場內的活動,把發生鳥擊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首都機場的物候專家
4個驅鳥巡視班組加上技師和后臺管理人員,一個由老中青三代員工組成的驅鳥隊伍讓這樣一驅鳥崗位顯得既沉穩,又不失活力。隋國輝是股份公司十五年功勛員工,有著二十多年的驅鳥經驗,土質區內他自由的穿行著,所過之處見到的任何一只鳥,皆被他準確識別出。不僅如此,他還是機場的物候專家,隋師傅在對班組做培訓時講到:“馬上迎來谷雨時節,老話兒說‘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奇羽,又五日戴勝降于桑’,也就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開始見到布谷鳥和戴勝鳥,所以大家近期巡視時多多注意觀察草的生長情況,做好草種、草高記錄,做好布谷鳥和戴勝鳥的巡視驅趕工作,留心物候現象。”每到節氣之時,在交接班會上,隋師傅都會提醒大家在驅鳥巡視和環境治理的同時,多留心動植物的生長發育以及活動規律,這樣才能把驅鳥工作做牢做實。在不同時期把握動植物的形態特性,有利于提升鳥擊防范工作的整體水平,建立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的鳥擊防范管理體系,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綠色環保機場有重要意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棒呆!B737飛機的“老寒腿”治好了!
- 下一篇:返回列表